第9章 功德4

推荐阅读: 我在修仙界大器晚成科举福妻掌中娇偷听心声:前妻她口是心非太虚剑主!万仙来朝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欢迎来到七日剧本杀荒岛:开局捡到双胞胎姐妹姐妹花的贴身保镖微光

    配方给了秦文帝,奶兄暂且留在宫中,瞾宁去太后的慈宁宫请安后才跟着父王出了宫门。
    同坐一辆马车,她看向好父王,“您拒绝的可真利索。”
    裕亲王:......
    “闺女啊!咱们裕亲王府够富贵了吧?”
    瞧他严肃的样子,瞾宁一言难尽地叹气,“父王,咱们家是又富又贵,可是你也不用小心成缩头乌龟了吧?”
    “瞾宁,怎么跟父王说话呢。”板着脸,似嗔似怪的瞪着女儿,“那可是皇帝,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瞾宁不能完全理解,但选择尊重。
    “父王,堂哥并不希望做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您要小心翼翼的您就继续演;反正女儿演不了,女儿想怎么活怎么活。”
    裕亲王无语凝噎。
    姑娘的话咋那么噎人呢。
    “帝王无情,帝王无情,真正无情起来,对我们而言是万劫不复。”
    作为亲王,风光是风光,其中分寸也要掌握好。
    一旦越界,他就心惊胆战。
    “皇帝也是人,父王,你别管我了;我一个宗室郡主跟堂哥亲近一点没啥,而且,要是所有人都对你敬而远之,你能高兴?”
    “这.......”裕亲王想到那种场面,头皮发麻。
    人生在世,群居而生。
    被所有人敬而远之,不用其他人作践,他也会孤独到发疯吧?
    “看吧,您也不希望别人对您这样,那堂哥呢?”
    裕亲王语塞,又瞪她两眼,不服气的说道:“你堂哥是皇帝,我怎么知道你堂哥怎么想的。”
    “您要跟女儿耍赖是吧?”
    裕亲王:......
    在女儿的注视下,慌忙摆手,“行了行了,我管不着你了;你注意分寸,别玩脱了。”
    “玩不脱,一个宗室郡主无实权不掌兵,堂哥还能容不下?”
    裕亲王心里空唠唠的,对女儿的观点将信将疑。
    实在是帝王无情啊!
    回到王府,瞾宁去给母妃请安后转身回了昭和院。
    “郡主,您回来了,那位青儿想来拜见您。”肖嬷嬷迎上来,身后跟着红花。
    青花问道:“她来拜见郡主做甚?”
    肖嬷嬷没看青花,而是对瞾宁郡主道:“奴婢瞧着她似乎跟才来时不一样了,说不上来哪儿不一样,就是看着平和本分了很多。”
    “本郡主不差她一个拜见,让她好好养伤,养好伤认真干活,别惹事儿。”
    瞾宁摆摆手,领着青花越过二人走了。
    肖嬷嬷目送她进了屋子,才跟红花道:“去跟她说吧,郡主哪里是她想拜见就拜见的。”
    “是。”
    红花转身去了杂物间。
    宫人青儿一见来人,托着手腕迎了上去,“红花姐姐,郡主回来了吗?”
    “郡主刚回来,累了;你安安分分养伤,养好伤后再给你安排个住处,然后本本分分当差,郡主是位好主子,只要认真当差不作妖,郡主对我们这些下人都是十分厚待的。”
    青儿失望道:“郡主是不是还在生气?”
    她一醒来就发现周围的一切天翻地覆,熟悉的人没了,人不在皇宫,而是在裕亲王府;再从时常能见到的肖嬷嬷、红花、青花三人的态度来看,她在不知道的似乎做了很多讨人厌的事儿。
    那位郡主没虐待她,给她请大夫看病,给她时间养伤,但也仅此而已。
    “你是哪个牌面上的人,值当郡主跟你置气?”红花给她个白眼。
    青儿松了口气的同时,心头泛起一阵慌乱酸涩。
    “那郡主......”
    “你好好养伤,其他的事情不用过问,郡主不会无缘无故为难人。”红花冷哼一声就要走。
    青儿忙上前阻挡了她前行的脚步,“红花姐姐,您别生气,奴婢做错了事您尽管训,奴婢绝无怨言;只是,不知道我是怎么受伤的?我以前在云妃娘娘处当差......”
    “你还想着云妃呢?”
    “没,没有!红花姐姐别误会。”
    红花心累,不想跟她继续纠缠,只道:“行了,记住你的本分就行,别瞎想也别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说完她推开人走了。
    独留青儿一个人在杂物间不知所措。
    红花回到瞾宁身边,将事情跟她说了说,“郡主,这个青儿怕是有问题。”
    “不必多关注她,一个丫鬟而已。”光环没了,系统没人,连人都没了,那身体里的本就是原来的青儿,自然会有差距。
    不过,如今看来,这个青儿倒是个谨慎之人。
    未知的环境里没有再慌也没自乱阵脚,该说的只选对她有利的说,不该说的一件不说。
    现在的她要么有段青芙的记忆,慌乱不已,想摸清她的态度。要么她没有记忆,突然到了一个陌生环境,心慌不安又满心谨慎行事。
    不管怎么样,至少是个拎得清的人。
    秦文帝拿到配方,当即宣召工部主事,“按照配方上的材料生产,越多越好;出了成果先在京郊试用。”
    工部主事崔大人作揖,“喏。”
    不该问的一样不问。
    反正配方上有具体说明,该怎么试用,怎么制造,清晰明了。
    五天后。
    崔大人看着一麻袋又一麻袋的水泥,带人亲自施工,京城通外郊外的几条大道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铺上水泥路。
    水泥路可通行后,秦文帝亲自出宫巡视,马车在行道上来回走了一圈。
    秦文帝满意的不行,往昔乘马车出宫颠簸的人臀疼;今日的水泥路果真实用,行走安稳牢靠,速度还快,颠簸的力度已经不足往昔石子、泥土修建路道的十分之一二。
    “崔大人做的不错,你下面的主事也不错;加紧生产,京城路道都修一遍。”
    崔大人恭敬道:“陛下,水泥这般实用之物,若是用在河道上也是一大力气。”
    “京城路道修好后,水泥的使用着重于堤坝、河道的修缮;其次是各郡县的路道、桥梁修建,同时,也要开辟一条水泥的交易之路。”
    崔大人听的认真,不敢有丝毫懈怠。
    回去之后写好奏折递上,秦文帝批准后,他便着手水泥外售、使用、外拨事宜。
    崔大人一动起来,京都的世家贵族便得到了消息,许多贵族连日去看郊外的几条平缓的路道。
    见识过水泥路的好处,他们心思活络起来,想要分一杯羹的世家贵族纷纷上奏请求水泥开放,私底下派人打探配方来源。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