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唯一的机会
推荐阅读: 重生首富从导演开始、 退婚后,真千金抱紧金大腿、 金手指交流群、 妙医圣手、 神级餐厅、 我是刻纹师,随身带把刀很合理吧、 暴君夺爱:溺宠绝色仙妃、 我的女友是熊宝宝、 穿越之田园蜜如糖、 幕后:从翻红天王开始、
要说黎卫彬给陈昌浩挖坑,那肯定不可能。
但是陈昌浩手里的那份材料的确是他早就准备好的,无非就是交给谁看的问题。
如果今天来的不是陈昌浩,而是陈正清或者周俊龙的话,那这份材料自然就会交到那两位手中。
至于黎卫彬为什么会做这样的准备?原因不复杂,红眼病给闹的。
地方发展其实跟人与人之间相处有异曲同工之妙。
松和市发展至今,不管是改革,还是经济社会发展,乃至这一次撤县设市,在淮阳市的其他区县眼中本身就是一种不公。
即使松和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借助太多淮阳市的支持,但是站在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结果也完全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松和市再想获得政策上的支持,那就很难了。
而扭转这个局面办法也简单。
一是反哺兄弟区县的发展。
正所谓拿人手软,吃人嘴短,只要松和摆出反哺兄弟区县的架势,并付出一定的行动,那质疑声自然不攻自破。
二是全面超越。
五十步只会笑百步,但是五十步肯定不会笑千步万步,而是会从旁观、质疑以及嘲笑的态度转变为信服、跟随和学习。
而且这二者之间有很深的递进关系。
松和市想要实现全面超越,引领区域经济发展,主导区域经济政策,那就必须有足够的发展时间和空间。
而赢得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的前提就是反哺兄弟区县,堵住质疑者的嘴巴。
会议室里很安静。
尽管已经猜到黎卫彬是挖好了坑等着自己往里面跳,但是在发展经济的问题上,陈昌浩并不会开玩笑,所以这份材料他看的十分仔细。
一直到过了将近十来分钟,陈昌浩才放下手里的材料,然后若有所思地朝黎卫彬瞥了一眼。
“这个方案成功落实的可能性有多大?你们松和市有没有做过相关的理论论证?”
良久后。
陈昌浩总算是从沉思中回过神来。
“陈书记,我个人的把握超过一半。”
“哦?这么有自信!”
对于黎卫彬的回答,陈昌浩的确有些吃惊。
他的这个问题其实看作是刁难也可以,毕竟这种方案即使经过理论论证,但是真要说有几成的把握,那恐怕也是未知数。
黎卫彬甚至没有思考就认为他有过半的把握,那其实就等于是变相地说明这个方案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了。
一时间陈昌浩自己反而有些不确定了,因为黎卫彬给他的这份方案,连他这个副书记也没有太大的把握。
按照方案,黎卫彬或者说松和市是打算围绕松丰槐三地打造一个大型的生态旅游区。
当然,这个生态旅游区仅仅只是宏观意义上的范围,或者说核心旅游区。
而在这个核心旅游区以外,松和市将会牵头成立一个丰水河旅游集团,专门负责开发整个核心区域的旅游资源。
而为了进一步拓宽旅游市场,丰富旅游资源体系,他们会用一到两年的时间在周边的区县开辟出5条旅游线路。
这5条旅游线路就像是一根根纽带,将周边的几个区县跟松丰槐三地的区域经济圈联动起来,形成松和-松丰槐-周边区县三个层次的区域经济体雏形。
未来,松和市将会联手丰水县和槐林县,通过交通网络完善,贸易以及产业分流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巩固这种联动关系。
比如在绿色产业方面。
关于这个问题,黎卫彬并没有让陈昌浩继续思考,而是直接介绍道:“陈书记,绿色产业方面,我们目前是有完整的规划的。”
“目前绿色产业在松和,丰水以及槐林三地都已经全面铺开了,现在已经初步形成了生产研发(松和农贸集团)、销售(松和食品公司)以及市场评估和监督(丰水河农贸中心)的三位一体的产业体系。”
“下一步我们的目标是进一步细化生产流程,譬如推出丰水河农业这个品牌,建设现代化的辣椒、西红柿等家常农蔬产品种植基地,这些种植基地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产业转移的方式交给其他的兄弟区县。”
“……”
会议室里。
随着黎卫彬的介绍不断深入。
陈昌浩脸上的表情也从一开始的平静,慢慢变成了眉头紧皱,而后更是满脸的沉思之色。
不得不说,即使是他这个淮阳市委书记也必须承认,黎卫彬说的这种模式如果真的操作顺利的话,成功的概率将会非常大。
而一旦真的达到了黎卫彬所说的那种效果,届时整个松丰槐周边的区县都将会迎来一个经济飞速增长的机会。
然而此时此刻,陈昌浩的头脑却十分清醒。
因为他已经意识到黎卫彬到底想干什么了。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松和市…恐怕随时都会有吞并丰水县和槐林县的可能。
从正治的角度上来讲,这种可能性很低。
但是从经济的角度上来讲,成功的概率太大了。
一旦松和县依托旅游和农业这两个产业真的打造出了一个或者两个千亿级规模的产业链,那到时候丰水县跟槐林县就等于是上了贼船,想下船都难。
但是好处也是显而易见。
一旦真的做到了这个规模,那淮阳市等于是凭空多出了一个超级经济体,这对于提振整个淮阳市的经济发展而言无疑是好处极多。
“都说你黎卫彬胆子大,脑子灵活,我看不只是脑子大,你这是要捅破天了。”
“你知道这个方案一旦获得省里的批示的话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吗?”
放下手里的材料。
陈昌浩抬眼朝黎卫彬看过去,脸上满是唏嘘的表情。
其实直到这一刻,陈昌浩终于有些明白,为什么陈正清不惜一切都要把黎卫彬留在松和市了。
如此大胆的方案,除了黎卫彬应该不会有第二个松和市的领导敢提出来了,就算是提出来也很难做到,因为这种机会只有一次。
首先,黎卫彬在松和的成绩决定了他能够做到将整个松和市上上下下,从群众到干部都拧成一股绳。
其次,黎卫彬丰水人的身份,决定了他主导这个方案能够获得丰水县的认可和支持。
第三,如果没记错的话,槐林县的萧晏明跟黎卫彬应该是党校的同学,两人之间的关系算得上是相交莫逆,而且黄江市的副市长方纬诚还是黎卫彬的老领导,丰水县的老书记。
诸多因素加在一起才偶然形成了这么一次机会,再想创造这么一个机会,恐怕就不是人力能办到的。
后生可畏!
后生可畏啊!
但是陈昌浩手里的那份材料的确是他早就准备好的,无非就是交给谁看的问题。
如果今天来的不是陈昌浩,而是陈正清或者周俊龙的话,那这份材料自然就会交到那两位手中。
至于黎卫彬为什么会做这样的准备?原因不复杂,红眼病给闹的。
地方发展其实跟人与人之间相处有异曲同工之妙。
松和市发展至今,不管是改革,还是经济社会发展,乃至这一次撤县设市,在淮阳市的其他区县眼中本身就是一种不公。
即使松和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借助太多淮阳市的支持,但是站在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结果也完全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松和市再想获得政策上的支持,那就很难了。
而扭转这个局面办法也简单。
一是反哺兄弟区县的发展。
正所谓拿人手软,吃人嘴短,只要松和摆出反哺兄弟区县的架势,并付出一定的行动,那质疑声自然不攻自破。
二是全面超越。
五十步只会笑百步,但是五十步肯定不会笑千步万步,而是会从旁观、质疑以及嘲笑的态度转变为信服、跟随和学习。
而且这二者之间有很深的递进关系。
松和市想要实现全面超越,引领区域经济发展,主导区域经济政策,那就必须有足够的发展时间和空间。
而赢得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的前提就是反哺兄弟区县,堵住质疑者的嘴巴。
会议室里很安静。
尽管已经猜到黎卫彬是挖好了坑等着自己往里面跳,但是在发展经济的问题上,陈昌浩并不会开玩笑,所以这份材料他看的十分仔细。
一直到过了将近十来分钟,陈昌浩才放下手里的材料,然后若有所思地朝黎卫彬瞥了一眼。
“这个方案成功落实的可能性有多大?你们松和市有没有做过相关的理论论证?”
良久后。
陈昌浩总算是从沉思中回过神来。
“陈书记,我个人的把握超过一半。”
“哦?这么有自信!”
对于黎卫彬的回答,陈昌浩的确有些吃惊。
他的这个问题其实看作是刁难也可以,毕竟这种方案即使经过理论论证,但是真要说有几成的把握,那恐怕也是未知数。
黎卫彬甚至没有思考就认为他有过半的把握,那其实就等于是变相地说明这个方案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了。
一时间陈昌浩自己反而有些不确定了,因为黎卫彬给他的这份方案,连他这个副书记也没有太大的把握。
按照方案,黎卫彬或者说松和市是打算围绕松丰槐三地打造一个大型的生态旅游区。
当然,这个生态旅游区仅仅只是宏观意义上的范围,或者说核心旅游区。
而在这个核心旅游区以外,松和市将会牵头成立一个丰水河旅游集团,专门负责开发整个核心区域的旅游资源。
而为了进一步拓宽旅游市场,丰富旅游资源体系,他们会用一到两年的时间在周边的区县开辟出5条旅游线路。
这5条旅游线路就像是一根根纽带,将周边的几个区县跟松丰槐三地的区域经济圈联动起来,形成松和-松丰槐-周边区县三个层次的区域经济体雏形。
未来,松和市将会联手丰水县和槐林县,通过交通网络完善,贸易以及产业分流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巩固这种联动关系。
比如在绿色产业方面。
关于这个问题,黎卫彬并没有让陈昌浩继续思考,而是直接介绍道:“陈书记,绿色产业方面,我们目前是有完整的规划的。”
“目前绿色产业在松和,丰水以及槐林三地都已经全面铺开了,现在已经初步形成了生产研发(松和农贸集团)、销售(松和食品公司)以及市场评估和监督(丰水河农贸中心)的三位一体的产业体系。”
“下一步我们的目标是进一步细化生产流程,譬如推出丰水河农业这个品牌,建设现代化的辣椒、西红柿等家常农蔬产品种植基地,这些种植基地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产业转移的方式交给其他的兄弟区县。”
“……”
会议室里。
随着黎卫彬的介绍不断深入。
陈昌浩脸上的表情也从一开始的平静,慢慢变成了眉头紧皱,而后更是满脸的沉思之色。
不得不说,即使是他这个淮阳市委书记也必须承认,黎卫彬说的这种模式如果真的操作顺利的话,成功的概率将会非常大。
而一旦真的达到了黎卫彬所说的那种效果,届时整个松丰槐周边的区县都将会迎来一个经济飞速增长的机会。
然而此时此刻,陈昌浩的头脑却十分清醒。
因为他已经意识到黎卫彬到底想干什么了。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松和市…恐怕随时都会有吞并丰水县和槐林县的可能。
从正治的角度上来讲,这种可能性很低。
但是从经济的角度上来讲,成功的概率太大了。
一旦松和县依托旅游和农业这两个产业真的打造出了一个或者两个千亿级规模的产业链,那到时候丰水县跟槐林县就等于是上了贼船,想下船都难。
但是好处也是显而易见。
一旦真的做到了这个规模,那淮阳市等于是凭空多出了一个超级经济体,这对于提振整个淮阳市的经济发展而言无疑是好处极多。
“都说你黎卫彬胆子大,脑子灵活,我看不只是脑子大,你这是要捅破天了。”
“你知道这个方案一旦获得省里的批示的话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吗?”
放下手里的材料。
陈昌浩抬眼朝黎卫彬看过去,脸上满是唏嘘的表情。
其实直到这一刻,陈昌浩终于有些明白,为什么陈正清不惜一切都要把黎卫彬留在松和市了。
如此大胆的方案,除了黎卫彬应该不会有第二个松和市的领导敢提出来了,就算是提出来也很难做到,因为这种机会只有一次。
首先,黎卫彬在松和的成绩决定了他能够做到将整个松和市上上下下,从群众到干部都拧成一股绳。
其次,黎卫彬丰水人的身份,决定了他主导这个方案能够获得丰水县的认可和支持。
第三,如果没记错的话,槐林县的萧晏明跟黎卫彬应该是党校的同学,两人之间的关系算得上是相交莫逆,而且黄江市的副市长方纬诚还是黎卫彬的老领导,丰水县的老书记。
诸多因素加在一起才偶然形成了这么一次机会,再想创造这么一个机会,恐怕就不是人力能办到的。
后生可畏!
后生可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