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正图盛世

推荐阅读: 和离后,战王成了粘人的小作精读书:从当书院院长开始上神夫人是个疯批美人机床小匠爸,公司都上市了,你还没及格?全职业大师养成系统沧海流歌感受痛苦吧女主角基金会特工日志系统之农妇翻身

    明白徐达等人对自己儿子的期许,也明白这几位长辈是想要自己因材施教,培养徐允恭、李景隆几人。
    朱标微微颔首后,打断几人道:“允恭、景隆他们各有长处,不过都是承继父辈之志,忠心为国。”
    “诸位长辈放心,此事朕定会护住他们几人。”
    “多谢陛下。”
    “多谢陛下~”
    就在朱标准备起身告辞,让老朱同他们这些老兄弟闲聊之时。
    却见老朱看了眼始终沉默不语的汤和,出声问道:“汤鼎也是此次科举副考,这小子没从府上偷拿银子?”
    “确实没有。”
    明白老朱是想问他有何要求,打算让朱标将来如何重用汤鼎。
    可汤和却不想掺和此事,随意回了一句便也没有继续多言。
    而看到汤和不语,老朱却是有些不太高兴继续追问道:“那汤鼎近来忙些什么?”
    “我也是不知啊,上位。”
    汤和苦笑一声,索性直接说道:“近日来那小子都不在家,每日都住在军中。”
    “前些日子我想让他回凤阳祭祖,这混小子竟同我说军务繁忙,不得抽身。”
    “哈哈哈哈。”
    “老哥几个,谁能想到汤鼎这混小子竟拿军武繁忙搪塞他老子!”
    听到汤和的自嘲,徐达、冯胜几人更是直接笑出了声。
    毕竟若说军务繁忙,他们这些老头子个个都是军中主帅,那才最应该军务繁忙。
    而汤鼎这些个小子竟用如此借口搪塞汤和,显然让众人感觉很是好笑。
    只不过。
    老朱却也能听出汤和话中之意。
    倒还真不是老朱多想,毕竟此时徐达、李文忠等人都在说自家小子有何长处,以及将来想让他们担当何职。
    此时汤和提及汤鼎忙于军务,饶是他这个当爹的命他返回祖地祭祀都是不能。
    显然。
    汤和终究还是不希望汤鼎过多掺和朝政。
    “汤鼎很不错,军中自有他一席之地。”
    老朱看向眼汤和,语调随意却又意有所指般缓缓说道:“如今这些娃娃,数汤鼎最熟军阵。”
    “况且咱们几个也都老了,军中琐事也的确需要这些娃娃们去费心。”
    “孩子们忙些,也算好事。”
    “上位说的是。”
    待老朱声音落下,汤和及徐达等人齐齐冲老朱拱手称是。
    也是见没自己什么事,朱标刚要离开,却听老朱再次看向徐达几人出声问道:“陈家凹百姓一事,你们以为标儿应该如何处置?”
    “没说的,自然是.....”
    就在邓愈准备出声之时,徐达却抢先一步打断道:“陛下圣明,自有良策,咱们哥几个都是粗莽汉子,哪里知道该如何应对。”
    “不过若是陛下需要,臣等自然谨遵圣谕。”
    “别扯那些没用的。”老朱白了徐达一眼,再次出声问道,“你们都说说,陈家凹的百姓该如何处置?”
    听到老朱再次出声,邓愈看了徐达一眼正色喊道。
    “没说的,自然要惩戒几分!”
    “上位,陛下。”
    “那陈家凹百姓分明就是想占朝廷的便宜,想要朝廷将布衣巷从他们手中买走,他们好得些银子。”
    “可这些个乱民也不睁眼看看眼下是什么时候!”
    “不少学子现已抵京,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学子抵达京城,可偏是此时陈家凹的百姓说布衣巷乃是他们土地,即便破落房舍都不能让这些贫寒学子寄居。”
    “甚至陛下颁布恩旨,朝廷出银出工翻新布衣巷,他们还想趁机从朝廷身上占到便宜。”
    “末将以为,此等乱民甚是可恶,必当严惩!”
    和邓愈看法一致,李文忠等人也觉得陈家凹百姓必需严惩。
    当下大明是什么情形!
    武人忘命,文臣效死,朱标这个皇帝励精图治,大明正朝万古不见之鼎盛进军。
    然而就是此时,陈家凹的百姓却跳出来扯大明开往鼎盛的后腿。
    这在几人看来自然无法容忍。
    要知道,包括徐达在内的冯胜、李文忠等人,他们刚一回京便警告麾下将士恪守国法,断然不能此事闹出什么幺蛾子给朱标添麻烦。
    他们更是严厉告诉自家下人,如今朝堂正图鼎盛,若有不法立斩不饶。
    也正因如此。
    邓愈见邓镇偷拿银子,以为他要为非作歹,生怕他在此时惹出祸端。
    因此方才教训邓镇时甚至都下了死手。
    毕竟当下朱标将所有心力都放在缔造千古盛世上,但凡有人此时把没擦干净的屁股漏出来。
    毫无疑问。
    不仅国法不容,天家震怒,就连徐达等军中勋贵武将,李善长、詹同等朝廷中正文臣都是不容。
    可就在如此紧要关头,陈家凹的百姓竟此时跳出来,仅为了能从朝廷手中占些便宜,便拖延朱标恩待寒门学子。
    如此行径,自然是被众人所不容。
    “陛下!”
    徐达眸光锐利,冲朱标拱了拱手。
    “末将知您待民仁德,可此次却不同以往。”
    “当下大明朝臣一心,共赴盛世。”
    “此间断不能让些许乱民拖了后腿。”
    “微臣以为,陈家凹百姓即便不能严惩,也该小惩大诫,警示其他百姓。”
    “徐帅所言极是!”李文忠也跟着说道:“如今朝堂文武同心,陛下更是废寝忘食。”
    “纵然百姓身份微末,难效重力,可也当知当今朝廷正图鼎盛。”
    “末将以为也当小惩大诫,告诉天下百姓如今朝廷另有大图谋,鸡零狗碎不当为难朝廷!”
    伴随徐达率先表态,李文忠、邓愈、冯胜等人纷纷出言赞同。
    甚至就连老朱,此刻也是微微颔首,似乎也觉得应当小惩大诫,惩治陈家凹百姓。
    只不过!
    就在众人齐声进言之时,朱标轻叹口气,转而调转话锋看向徐达几人道。
    “几位长辈以为,我大明该是如何情景方才能称之为盛世?”
    “自是百姓安居乐业,临边诸国敬之、畏之!”
    “表哥说的极是!”
    “正是百姓安居乐业。”
    “所以我大明的盛世,看的不是国库有多少银钱,看的也不是边军开扩了多少土地。”
    “我大明鼎盛,看的是百姓是否安居乐业,百姓是否怡然自足!”
    “归根结底,我大明是否为盛世之朝,朕说的不算,朝中官员也说的不算,临边诸国说的更是不算。”
    “大明是否是盛世,还是要百姓说的算!”
    幸福指数这个概念,朱标知道老朱、徐达几人很难理解。
    可一个时代是否是盛世,所依据的绝不是那些个冷冰冰的数据,更不是什么朝廷明示出取得了多少功绩。
    一个时代是否乃是盛世。
    说到底看的还是百姓是否满意,日子过的是否舒畅。
    纵观古今,被史书标榜的盛世之朝不计其数。
    可又有哪一个盛世真真切切是让百姓得了好处?
    史书上那些所谓的盛世,无非是官员少贪墨一些,粮仓稍充实一些,百姓的日子能勉强过的下去。
    而深究下去,依旧有百姓食不果腹,寻常百姓也不过是勉强过活,绝谈不上幸福可言。
    真正的盛世不是官员的盛世,乃是百姓的盛世。
    只有百姓日子过的舒畅,那才是真正的盛世。
    “陈家凹百姓虽有占便宜,打秋风之嫌。”
    “他们闹事也确实不是时候。”
    “可此事仍需细查下去,倘若他们真有布衣巷的地契文书,那此时闹事非但不是他们之过,反而还是朕这个皇帝提前未能查明。”
    “啧!”
    当听到一旁的老朱语气不悦,轻哼出声。
    李文忠眼疾手快,还不等老朱开口便忙看向朱标出声说道。
    “陛下圣明,只是我朝正图鼎盛,也该让天下百姓知道朝廷心意。”
    “此次翻新布衣巷本意乃是恩待寒门学子,朝廷更是拨银出工,然陈家凹百姓阻碍陛下恩旨,也当小惩大诫!”
    “不错,应当小惩大诫。”朱标闻言微微颔首,“可也要建立在陈家凹的百姓拿不出布衣巷的地契文书,证实了他们乃是故意闹事,只想趁机敛财后,方能小惩大诫。”
    “陛下.....”
    “不过表哥方才说的也对,当下我朝正图鼎盛。”
    “也应该让境内百姓明白。”
    “嗯.....”
    听到朱标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李文忠自然不好继续多言。
    而一旁的老朱见众人默不作声,缓缓出声道。
    “陛下既开金口,咱们几个老东西便不操这份闲心。”
    “邓愈,去把你私藏的好酒都拿出来,让大家伙尝尝! ”
    “是.....”
    听到老朱这话,邓愈快步便朝房内走去,而徐达几人也很是识趣,将院子留给了老朱、朱标这对父子。
    待所有人都已进屋。
    老朱沉沉叹了口气,转而看向朱标缓缓说道。
    “标儿,咱说过我大明乃是与百姓共天下不假,可凡事都要有个度。”
    “过犹不及的道理,你自然也明白。”
    “就如这次,那陆升乃京兆府尹,算的上是陈家凹百姓的父母官。”
    “可陈家凹村民却以敲击登闻鼓威胁陆升。”
    “天底下有谁家儿子敢威胁父母的,天底下也没有官员似我朝官员这般,如此畏惧百姓。”
    “若此时处置不当,其他郡县百姓依葫芦画瓢,也开始找官府麻烦不说。”
    “我朝官员威严必然大打折扣,用不了多久地方官员便无妨约束百姓。”
    “此事虽小,意义却大。”
    “如何处置绝不可马虎!”
    “是。”朱标很是认真的点了点头。
    可就在朱标刚准备说自己打算如何处理此事之时,却见老朱抬手打断,直接说道。
    “如此处置你自己看着办便好。”
    “若有什么地方需要咱出面,届时派人告知咱便是。”
    语罢。
    老朱抬腿便朝内堂走去。
    而看着老朱如今已然进入了甩手掌柜的身份,朱标愣了数秒,随即也是轻笑出声。
    别的不说。
    老朱不过多掺和朝政,的确给了朱标足够的自由度。
    比那些假意进位太上皇却还把控朝堂三五年的虚伪帝王强上许多。
    而且老朱方才那话也让人很是安心。
    若有什么麻烦,自己还能去找老朱。
    有人兜底的感觉,属实是令人有些着迷。
    原地驻足片刻后,朱标也不再多待,抬腿便朝府外走去。
    而刚走到前院。
    却见李景隆、徐允恭二人默默等在原地。
    “陛下.....”
    “邓镇的伤势如何?”
    “太医说无碍。”
    听到朱标的声音,邓镇也拄着拐杖,从一侧屋内走了出来。
    看着李景隆、徐允恭几名勋贵二代,朱标顿了一下,索性便也不打算立即回宫,反而是命令将姚广孝、沈三石、陆升三人召来卫国公府。
    不多时。
    三人抵达,朱标坐于院中石桌,冲陆升问道。
    “布衣巷一事始末,尽数说来。”
    “是。”
    待陆升将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一遍后,朱标逐一扫视眼前几人,再次问道。
    “你们也都说说,陈家凹百姓如何处置?”
    闻言。
    徐允恭眼前一亮,忙上前出声道:“末将以为应当严惩.....”
    “嗯。”
    没有等徐允恭继续往下说,朱标抬手打断,转而看向其他几人。
    见此情形,李景隆以为朱标仍打算处置陈家凹百姓。
    犹豫片刻后,顺势说道:“臣以为或可轻饶,毕竟.....”
    “朕知道了,那你们几个如何看?”
    当看到朱标同样将准备往下说的李景隆一并打断。
    在场几人一时间还真有些弄不明白朱标是何心意。
    不过既然朱标只是要他们表态,众人便也没有过多顾忌,一一说出各自的看法。
    见众人都已说完,姚广孝却闭口不言。
    朱标暗道召他前来乃是明智之举的同时,出声问道:“道衍,你以为呢?”
    “微臣愚钝,咱无决策?”
    “不需你来决策,朕只是想听听你如何看待此事!”
    听到朱标执意要让自己表态。
    姚广孝理了理身上袍服,当即下拜道。
    “臣以为,诸位大人所言都有道理。”
    “只不过此事仍需细查下去。”
    “嗯?”
    当看到姚广孝如何郑重,甚至下拜进言。
    旁边的陆升、李景隆的人都不由重视了起来。
    更让几人意外的是,姚广孝说完后朱标并不似先前那般,直接打断。
    此刻默默注视着姚广孝,大有让他继续说下去的意思。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