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看看-第一小说阅读网-免费小说阅读网-txt在线下载 > 都市言情 >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 第430章 越是当老板的,有时候吃的苦反而比那些做事的工人更多

第430章 越是当老板的,有时候吃的苦反而比那些做事的工人更多

推荐阅读: 科举福妻掌中娇再嫁高门三世余烬夜天子电影世界大盗修真世界天凉了,给本皇子披件龙袍不过分吧?修仙之天罡三十六变少年歌行十年之约清冷前妻再嫁一次

    “常老板,你说这是银饼,那它值不值钱?”
    两人把渣土堆里有信号的金属类物品都找出来后,于师傅拿着一枚直径约四五公分,重量约100克左右的饼状物品,问他道。
    刚才常顺依然是先用金属探测器把整个渣土堆的情况扫描了一遍。
    扫荡的结果,自然是里面有货,毕竟出现了墓砖,只要坟墓在古代没被人盗过,一般都会有东西。
    砖、陶片都是汉朝时期,土堆里面的物品,也是汉朝时期。
    经过扫荡,他们在里面找出来了1块铜镜、12枚铜箭头、61枚铜钱、1枚银簪、3个铜棺钉以及一块银饼。
    铜镜是几何纹饰镜,直径约12公分,比较厚实,品相很好。
    关于各个时期的铜镜,常顺接触的多了,在查看相关资料以及听那些专业人士说过后,现在也比较了解。
    就拿唐朝朝时期以及之前的铜镜来说,里面加入的锡比较多,这就使得铜镜看上去像银一样,银光闪闪,很亮。
    而宋代时期的铜镜包括之后,加入的铅含量很高,看上去比较暗淡。
    这块汉代几何纹饰镜,就属于锡含量较高的铜镜,从无锈的位置看,闪亮闪亮的。
    12枚铜箭头,除了1枚带杆长度约10公分的三棱剪头较好,其它的很普通。
    这枚三棱箭头,不像其它三棱箭头那样表面是平整的,而它的面,是凹陷的,呈现一定的弧度。
    弧度有点像柳叶形,箭头的箭刃很锋利,虽然过去了近2000年,但它却并没有多少的锈迹。
    发现它时,两人在附近的渣土堆找了块破布,试着用它划了下布料,布料很轻易的就被划开了。
    任何种类的收藏品,里面都会有精品,箭头也是一样。
    对于喜欢收藏这类箭簇的玩家来说,这肯定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高货。
    61枚铜钱,都是五珠,这些很普通。
    银簪是锥子状,做工比较简单。
    铜棺钉,长度约15公分,钉帽棱形。
    这个倒是比较少见,大多数类似的钉子,都是铁制的。
    银饼,于师傅之前并没有见到过,也是不久前发现时,常顺告诉他的。
    “不算多值钱!”
    对方寻问价值,他随口回了一句。
    关于银饼,并不是越早越值钱,还是要看其制作工艺。
    很多简单熔铸而成用来陪葬的汉唐时期的银饼,年份很早,但没有清朝时期那些有款式的商号银饼价值高。
    这跟黄金不一样。
    如果是金饼,单从重量来说,价值就很大。
    “那它具体能值多少钱?”
    于师傅又问道。
    “估计能值千八百块钱!”
    这年代1000元以内会有人买着收藏。
    要是价格想卖得更高的话,除非是那种冤大头外行人。
    “常老板,你也不带个帽子,这天气,像这样晒一天,估计你肯定会晒黑!”
    没再继续谈论弄到的东西,于师傅把银饼收起来后,转移了话题。
    “没事!我都结婚了,小孩也有了,还怕晒黑吗?
    再说了,就算没结婚,只要能弄到钱,我也不怕晒,男人黑点没啥,有没有钱才是最重要的!”
    看了看对方,他笑着道。
    很久没有这样晒过了。
    不过还好,太阳是有些大,但有风,也不是特别的热。
    想到那些搞防水的工人,那些修路的工人,那些搞装修做外墙工程的工人等,他们在比这更热的天气也都在做事,自己在户外这种条件更好的地方,真不算啥。
    特别是搞防水的人,之前他看见过,还要用火烤地面,隔着老远,都能感受那种空气中的热浪。
    “你说的有道理,我是怕你是当老板的,吃不了这种苦。”
    于师傅又笑着道。
    “说实话,越是当老板的,有时候吃的苦反而比那些做事的工人更多。
    很多老板,你别看他们是老板,但他们却更加的辛苦,往往付出的不仅仅是体力劳动,还需要动脑筋。”
    常顺很客观的说道。
    他没有那么金贵。
    当了老板,特别是那种刚创业的,其辛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明白。
    手下有了员工工人,就会有相应的责任,在自己赚钱的同时,还需要考虑他们的利益。
    各方面的关系都要处理好、打点好。
    到了年底,把所有款项、支出付了后,最后分蛋糕的人,才是老板。
    这年头的老板还好当点,往后,常顺知道,老板是越来越不好当了。
    这样说,于师傅笑了笑,没再说啥。
    他肯定也能听明白他说的意思。
    要是老板真那么好当,那处处都是老板了。
    两人又聊了几句,继续走向了剩余那些没有寻找的渣土堆。
    土堆并非是从一个工地送过来的渣土,这些从土层的状况就能看出来。
    有的土层,很明显是某个拆迁区送来的,因为混合的有一些现代的砖块、木块、生活用品等。
    有的是从修路地方送来的,里面混合着的还有水泥路面,沙石。
    还有的是从郊外田地挖过来的,这样的土层看上去就都是泥土层。
    对于一眼看上去就不可能有东西的渣土堆,常顺自然不会花费力气、浪费时间过去探测扫荡。
    两人把最后的一些渣土堆看完,发现只有两个土堆有东西,一处土堆,是拆迁区送过来的那种历史建筑老土堆。
    这处土堆的旁边有一个柱础,柱础是两层的,下面方形,上面圆形,没有图案工艺,年份是清末民国时期。
    另外一处土堆,同样有墓砖,不过墓砖的样式,属于宋代墓砖的制式。
    户外寻宝,之前说过,通过土堆情况判断是否出货,是最基本的要求。
    像这两种情况,一看就可能有货。
    特别是这个年代用机器的人少,资源充足的情况下。
    在这两处土堆扫荡过后,两人又找出来了一些物品,有:
    一枚印章、两块铜镜、一些铜钱、5枚碎银,几个铜扣之类的杂件等。
    印章是清代的私章,很小,只有蚕豆那么大。
    两块铜镜,都是湖州镜,其中一个锈得太厉害,镜子的面上都破了孔洞。
    除了字,没有其它纹饰图案。
    宋代铜镜,比唐代之前的差了太多。
    铜钱有宋钱、清钱,一共近百枚。
    里面除了一枚花钱,其它的都很普通。
    花钱是挂花,清朝钱币,两面有字——“寿比南山、易养成人”。
    碎银五克到十克左右的重量,形状不规则,年份宋朝时期。
    其它的杂件,有扣子、小铜环、顶针等,都不值钱。
    期间他们还发现了一个黑釉的茶盏,一些瓷片。
    茶盏还是那种“斗笠盏”,宋代斗茶器具,有一个小拇指指甲盖大小的豁口。
    瓷片有三四斤,以青花瓷为主。
    寻找完,已经过了十二点半,两人就带上东西直接离开了土场。
    中午常顺是在于师傅家吃的午饭。
    先前在分了银元后,对方就跟他老婆打了电话,让其买菜做饭。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