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只要她家里人不反对,想去就去吧!

推荐阅读: 女总裁的满级男神暴君夺爱:溺宠绝色仙妃大唐:我的宝箱强无敌读书:从当书院院长开始上神夫人是个疯批美人和离后,战王成了粘人的小作精霸天武魂诡秘之主道果基金会特工日志

    下午,常顺还是去了拆迁区。
    接下来的两三天,依然如此。
    这几天,在那边寻找,他自己从一些住户家老房子里找到的好些的东西有:
    两张宣传画,一枚学校的徽章,一本老照片,一个老牛皮手提箱以及一个写有字迹、画有符箓的老龟壳。
    宣传画,年份都是五十年代,一张是“劳动竞赛”,另外一张是“姐姐要做新娘了”。
    “劳动竞赛”是在山村开荒的场景,画面中有很多男女,有人拿着锄头正在挖地,有人累了在休息。
    看衣着,有军有民。
    虽然在劳动,但他们的表情都很喜悦。
    纸张底部右下角的小字写着:
    “沪市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58年9月第一版…………”
    “姐姐要做新娘了”,是在一处房子里,画面有老有小,似乎是在做新衣服、准备嫁妆。
    看上去很喜庆。
    这两张宣传画,都是从一个住户家五十年代的老木箱里找出来的,被用作了垫箱子底。
    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用一些宣传画、电影海报、报纸等垫箱子底或者把整个箱子用纸贴上很常见。
    学校的徽章,是一枚民国时期的“清华大学”校徽,黄铜材质。
    对于徽章,这几年价格并不高,收藏的人很少。
    但是十年之后,随着各类网站的健全、物流的迅速发展,收藏的人多起来后,价值在某段时间,也被炒到了高价。
    当然,再到后来,又不让交易了,只能自己个人收藏或者转赠。
    老照片都是黑白照片,年份是八十年代之前的,其中有几张一看就有时代特征。
    比如说有两张照片,是站在一辆无轨电车旁边照的,车头正面有伟人图像,还写有“红兵号”。
    又有三张,是家人的合影或者单人照,他们的胸前,都别有伟人像章,也有人手里拿着“红宝书”。
    还有一张,是在某处公园划船的照片,照片船上坐着的是一对青年男女,他们的胸前,同样别着像章。
    除了这样的照片,另外有两张照片上面还印有伟人图像,打印着文字:
    “风雪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拆迁搬家,不少人家里的照片,都在无意中被遗忘丢失了,常顺经常能够遇到。
    关于老照片,特别是一些精品,收藏的人也很多。
    老牛皮手提箱是一个行李箱,表面是正宗的牛皮,因为时间久远,局部位置有划痕以及一些损伤。
    或许正是因为有了那些损伤,那些拆迁的人包括走进房子的其他人看了都没有把它拿走。
    牛皮不是重点,最重要的是它里面木头的材质,泛着金黄色浪涛一样的纹路,一看就是金丝楠木的。
    捡到这个箱子,肯定也是捡了漏了。
    那些搞收藏的人去拆迁区,他们通常都会留意木头,毕竟生活用品,木制品算是最多的。
    但普通人,不会在意这些。
    画有符箓的老龟壳有成年人巴掌大,上面写的字是“福”、“寿”。
    符文是用朱砂画的,年份看上去很久,至少也是民国时期。
    从回收废旧的师傅手里,购买的东西有:
    一个茶馆专用的大号老茶壶,一把黄花梨老称,一台老电视机以及一个真武像。
    大号的老茶壶,材质是铜的,高度约一米二,最大肚径约60公分。
    它的顶面位置是平整的,开了3个直径约15公分的圆柱形孔洞。
    这几个孔洞,应该是温酒用的,算是多功能设计了。
    这个老茶壶的年代,应该也是民国时期。
    黄花梨老称是一杆大称,长度近两米,最大直径约5公分,尾部最小直径约3.5公分。
    这个秤很特别,秤杆表面的“金星”分成了三个部分,它是一个三面秤。
    像这样的秤,很少见。
    它的年份,能到清朝时期。
    老电视机,“沪市牌”,木壳,17英寸电子管制式,算是国产最早的电视机了。
    可惜已经坏掉,不过这样的物品,本身就是用来收藏的。
    真武像高约一尺,材质也是紫檀,年份民国时期。
    在收东西时,他还看见一位新入行的同行购买了两样假货:
    一个银手镯、一串珍珠项链。
    银手镯并非真正的“银手镯”,它的表面只是刷了一层银粉,从细微磨损的地方看,能看见里面露出的黄色。
    这说明里面的材质是铜的。
    珍珠项链也并非真正的珍珠,而是用玻璃仿制的,在表面涂了一层珍珠的颜色。
    这个从某颗珠子表面磨损的位置也能看出来。
    除了用玻璃仿制,也有用陶瓷仿制、塑料仿制的。
    在这个年代,珍珠的价格比较好,不像以后,养的人多,产量太大,加上佩戴的人少,变得不值钱了。
    买东西,一定要看仔细,特别是那些细节处,不然就很可能打眼上当。
    期间陈老板介绍,常顺在一位搬迁户家里还买了些东西,这些东西,有:
    21块银元、一个罐子、一块怀表、一把紫砂提梁壶以及两瓶茅台老酒。
    21块银元,17块袁大头,4块孙小头。
    袁大头银元,13块三年的,3块九年的,1块八年的。
    其中三年里面有一个“o”字版,这个跟八年价格差不多。
    其它银元很普通。
    罐子是五彩罐,不算大,高度只有15公分左右,面上的图案是鱼藻纹,看着很精美。
    怀表是民国时期的“欧米茄”怀表。
    传世物品,不过坏掉了,可能修理比较浪费钱,就没把它修好。
    紫砂提梁壶,规整柱形,壶的表面刻有“光绪十二年”。
    壶上的两个原装柳叶形“铜提梁”看上去很精致,包浆浑厚,岁月气息浓郁。
    两瓶茅台,是七十年代的葵花茅台。
    时间很快到了一号的晚上。
    此时,在郑女士的出租房,大家聚在一起正吃着晚饭,宋芫道:
    “阿顺!方玲说明天想跟着我们一起去你老家那边,你看可以吗?”
    “你说的真的假的?”
    听她这样说,常顺有点意外。
    今天刚好愚人节,或许她是开玩笑的。
    “当然是真的!”
    她肯定道。
    “只要她家里人不反对,想去就去吧!”
    想到过年时候答应过她,他就同意了。
    宋芫跟着一起回老家,这是他们之前商量好了的。
    因为今年的清明,刚好是周末。
    明天2号,是周五。
    她想着跟他一起去游玩踏青。
    考虑到来回路上会耽误两天时间,宋芫又请了两天假,他们打算周一返程。
    常顺的打算,清明之后,把她俩再次送回上班后,然后带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去伟人故居看看。
    毕竟人上了年纪,一年不如一年。
    能趁着更年轻一点带他们出去看看就趁着更年轻一点。
    这也是他的一个心愿,能早点完成,就尽早去完成。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