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你可是我们的“月老”

推荐阅读: 星海大领主似魔鬼的步伐行走诸天的旅行者龙族:我的老爹是昂热夫君沉迷造反,却有四个忠臣崽崽被困全息游戏后

    接下来的半个多月,常顺依然在渣土场、河堤边上忙碌着,时不时的也会去拆迁区。
    那晚温馨借了他的钱,第二天中午,就把欠的钱还给他了。
    还说要请他吃饭,不过他并没有去。
    在常顺问她那晚为啥逃跑时,她把原因说了出来。
    说是被所谓的闺蜜好友出卖,那晚差点失去了清白。
    一个女孩,在外面不够小心,交友不慎的话,确实很容易出问题。
    自己开了几年的出租,晚上接送那些似乎是做业务的女孩或者女人,或者偶尔听一些人说过的话,多多少少的也听到过一些传闻…………
    女人虽然比男人专情,但因为某些不好的因素下了水,“接触”的男人多了,也会变得破罐子破摔。
    半个多月的时间,常顺去余师傅家里买了一次东西。
    他家的铜钱在三人中最多,有61斤。
    据余师傅所说,当初渣土场的铜钱是他最先发现的,他占的位置最好。
    那天他说让常顺去他家里,应该也是考虑到了有点多,不是很方便拿的原因。
    除了铜钱,他家里好点的物品还有一个清朝时期的哥釉苹果罐、一个大铜镜以及一个青石雕刻的狮子。
    哥釉苹果罐成年人拳头大小,很厚实,看上去很精致,年份估计是清朝时期。
    大铜镜是“五子登科”镜,直径约16公分,应该是明朝时期的。
    石狮子高约40公分,重约100斤,这个看上去也是清朝时期。
    购买余师傅的东西,他一共花了4400元。
    常顺在渣土场,河堤这边探测、寻找,也发现了不少物品。
    其中好点的有:
    一块银锭,一个铜香炉,5块银元,三枚大铜钱,一个鎏金帽顶。
    银锭是10两束腰船型银锭,看形状,是明朝时期的。
    铜香炉宣德炉的样式,年份不是很早,民国时期。
    之所以看着是民国时期,这个他听一些专业玩铜器的同行说到过,他们说从铜的颜色上可以进行区分。
    到了民国,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个时期炼出来的铜,纯度更高,属于精铜,通常带着巧克力色。
    而这个香炉局部的颜色,就是这种颜色。
    铜色表面暗淡一些,泛着青色,类似青铜器一样的颜色,基本上都是民国之前的。
    5块银元,两块三年袁大头、一块孙船银元、一块“站洋”、一块“鹰洋”。
    站洋是英国造,鹰洋是墨西哥造,两种都是外国银币。
    沪市作为国际大都市,在清末跟世界各地交往密切,在河道发现这些并不稀奇。
    站洋的价值,跟三年袁大头差不多。
    鹰洋的要低很多,差不多三块鹰洋等同于一枚袁大头的价值。
    三枚大铜钱,一枚“咸丰重宝当五十”,一枚“永昌通宝折五”,一枚“长命富贵、金玉满堂”花钱。
    鎏金帽顶很精致,表面刻有复杂的纹饰,看着有花纹,也有几何纹。
    它的最上面装饰着一颗10岁左右小孩拇指大小的椭圆形水晶珠子,周边嵌有玛瑙、松石、珊瑚等“宝石”。
    不过有几处嵌宝石的位置,宝石已经脱落、遗失掉了。
    在拆迁区、废品收购站,常顺购买到的那些物品,也有6样比较好的。
    这6样物品:
    一个木托盘,一本线装古籍、两个老收音机、一个座钟,一个伟人半身瓷像。
    木托盘长方形,长约40公分,宽约一尺,材质是黄花梨的,托盘的四个侧面雕刻有精美的花卉图案。
    线装古籍是一本医书——《脾胃论》。
    这本古籍,是手写本,字写的规规整整,特别好!里面一些地方,还有详细的标注、说明。
    两个老收音机,一个民国时期米国产的“胜利牌”电子管收音机。
    另外一个是五十年代沪市公私合营“美多牌”电子管收音机。
    座钟是民国时期的“宝塔三星”座钟。
    伟人半身瓷像,高度约37公分,最大宽度约一尺,正面侧面下方有“伟人万岁”四字,底部有款——“唐山陶瓷厂”。
    这样的瓷像,他了解过,相对于其它大多数地方,“唐山瓷厂”的,价值都很大。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一些票据、烟标酒标、连环画、电影海报、宣传画等纸类物品,里面也有比较有价值的。
    只不过这些,在这个年代,它们的价格还没被真正炒起来。
    期间常顺也出售了两次物品。
    一次还是售卖给了刘老板、沈老板、李老板。
    他们三人购买的是那些铜钱、铜元、普通银元、哨子、瓷器、杂件以及拆迁区的一些物件等。
    东西不少,其中:
    余、吴、高三位师傅的铜钱差不多有近百斤。
    常顺父子二人发现的铜元有150多斤。
    还有半个多月以来他又寻找到的一些。
    那些哨子完整的、残了的,包括三舅的那些,一共差不多有400个,完整的117个。
    其它瓷器、民俗物品、杂项等,一样有很多。
    另外一次,是沈老板之前介绍认识的房地产开发商周老板,他需要佛像,到他这里买走了一个鎏金的。
    这个佛像,是从拆迁区张女士家老宅发现的那个。
    两次出售物品,他一共卖出了50万左右。
    除去各种开支,加上之前自己手里的钱,目前一共差不多有260万。
    当然,最近弄到的一些物品,他并不是都售卖了出去,比如说明朝“青花三足炉”、观音瓶、狮子形秤砣、鎏金帽顶、伟人半身瓷像等。
    半个多月的时间,他之前在孔女士那边发布的招聘保安的信息,人已经招聘到了。
    是位26岁的青年,名字叫做刘国明,川省人,已经结婚,今年才来的沪市。
    他的老婆王芸在附近某厂上班。
    两人在外面租的有房子,刚好距离旧书店不远。
    通过接触、了解,他发现对方各方面都比较好。
    川省人,在外面的口碑还是很不错的。
    招了人,书店的安全性更有保证了。
    期间常顺抽空还去别墅房子装修那边看了几次,主要是看下那边的进度情况以及所用的材料情况,确保质量。
    时间很快到了月底。
    26号的傍晚,他刚从拆迁区回到旧书店,田斌拉着叶雨晴走到了跟前。
    “阿顺,明天不是周六吗,我跟雨晴商量好了,带她去跟我爸妈见一面,跟你请个假。
    另外我跟她认识也是因为你。
    你可是我们的“月老”!所以我俩也想让你跟宋芫一起去,你可不要推辞!”
    田斌看着他,一脸笑意道。
    “行!那我这个“月老”就跟着去一趟!”
    常顺也没有拒绝。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