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8章 清廷败因

推荐阅读: 我在修仙界大器晚成科举福妻掌中娇大唐:我的宝箱强无敌六零:我靠打猎天天吃肉,无赖后妈悔又馋网游:开局刮刮乐,觉醒唯一SSS天赋崩铁:列车组都是我备餐偷听心声:前妻她口是心非古代后妈的育儿指南手搓弓弩养娇妻,竟要我黄袍加身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

    “在首战遭遇失败后,清廷不得已将存于仓库的火炮重新拉了出来。
    要知道这些火炮可是当年南明时郑成功所造。
    距离道光年间已经过去了将近二百年的时间。
    饶是这样,也比清廷造出来的火炮更加厉害。
    可想而知当时清廷的制造能力差到了什么程度。”
    康熙神情复杂。
    雍正默默不语。
    乾隆更是抱着脑袋直接蹲在了地上。
    任小天继续说道:“火炮如此,那就更别提火枪了。
    据记载当时清军所用的火枪又名鸟铳。
    你们别笑,就是叫鸟铳。
    光听这个名字其实也能猜到它的威力有多弱了。
    而且清廷对于鸟铳从来都没有养护和更换的习俗。
    一杆鸟铳用个几十年都是寻常之事。
    甚至战场上还有拿着160多年历史鸟铳的清兵。
    这哪里还是什么鸟铳,分明就是文物啊。
    我估计这些人开枪之后都得庆幸开枪时没有炸膛杀了他们自己。”
    “国力弱到这般地步,那清朝焉有不亡之理?”
    苻坚一边摇头一边说道。
    世人都说晋人孱弱,但和清人相比倒显得颇为悍勇了。
    要是把晋人换成清人,那淝水之战他还会惨败吗?
    宇文邕沉声道:“既然海战不是对手,那何不诱敌深入,将他们带到陆地上来呢?
    总归他们也就几千人而已。
    再不济用人海战术,耗也能把他们耗死了。
    箭矢尚有用完之时,朕就不信他们的火器能一直使用。”
    要不说宇文邕是北周武帝呢。
    当的起一个武字,那基本的军事能力肯定是不弱的。
    任小天无奈一笑:“说着容易做着难啊。
    带英能称霸海上,自然不是傻子。
    哪里那么容易说被引走就引走。
    人家在海上是天然的优势,肯定不会放着优势不用,主动登陆和清军肉搏。
    再者清廷向来是秉持陆权至上的原则,更倾向于御敌于国门之外。
    换句话说就是海上你爱怎么样怎么样,别来我内陆瞎折腾就行。”
    宇文邕怔了一下咋舌道:“都什么时候了,还这么食古不化。”
    任小天面色古怪的说道:“你以为把带英海军带到陆地上,就能将他们一举歼灭了吗?”
    “难道不行吗?”
    任小天缓缓摇头:“清廷也不是没有这么干过,结果也是遭遇了几次惨败。”
    宇文邕追问道:“这是为何?
    就算清廷派出去几万头豚,带英人抓也抓不完吧?”
    任小天解释道:“这事得从几个方面的原因说起。
    首先就是带英对清廷港口和河道沿岸的布防了解的一清二楚。
    反观清廷对带英除了肤色之外,基本上是一无所知。
    以有心算无心,此为清廷一败也。”
    这些事情不光宇文邕,其他很多皇帝也都不了解,纷纷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刘询突然举手说道:“朕不明白。
    带英是从何处得知的清朝情报?”
    任小天轻笑道:“你别忘了带英在发动战争之前早就在清朝经商多年。
    各个港口城市基本都有他们的人在。
    事实上早在战争一年前,他们就已经通过传教士、商人、买办绘制了长江水道图以及山东沿海的炮台位置。”
    “贼寇亡我华夏之心不死啊!”
    听到这话的刘邦不由得感慨道。
    准备这么周全,怕是带英早就预谋这场战争了吧?
    刘肇提出了异议:“那也不对啊。
    长江水势瞬息万变。
    今年是大水之地,明年就可能因旱灾而水位下降。
    他们又怎么能用一年前的舆图来预知现在的长江呢?”
    任小天摇摇头:“本身长江就不同于其他河流,一年内发生大变化的可能性并不大。
    而且带英也不是没有做其他准备。
    他们在出发去下一个地方的时候都会提前花银两雇佣当地的百姓去测量长江的水位。
    以此来保证航行的万无一失。
    不光如此,带英还会直接就近从百姓处购买粮草进行补给。
    所以他们完全不用担心后勤保障的问题。
    甚至于有些百姓会自愿免费给带英海军带路,指引他们安全的通行。”
    “他们都是华夏之民,怎么会自愿充当带英的引路人?”
    李治整个人都听懵了。
    就好比说当地百姓主动带突厥来攻打大唐一样。
    实在是让他无法接受。
    乾隆握紧拳头:“这些刁民!实在是该杀!”
    任小天冷眼道:“不错,他们中的确有那么一撮铁杆汉奸。
    但更多的还是普通的百姓。
    你说的简单,一个杀字就能解决。
    可这天下之民你杀的完吗?
    如果不是活不下去,谁愿意给异族带路?
    如果你们清廷能够将他们视作子民,他们又怎么会给带英引路?
    还不是因为在你们的压迫之下,他们实在是活不下去了吗?
    与其被你们活活逼死,那还不如在死之前拉你们一起下水。”
    乾隆顿时哑口无言。
    这与当年明末时百姓迎他们八旗入关时何其相像?
    任小天不再看乾隆,继续说道:“清廷内部吏治腐败,统治阶级腐朽不堪。
    在鸦片战争期间,整个后勤保障系统暴露出惊人的贪腐和低效问题。
    单说战争之初,从赣地运往粤地军营的二十万两军饷经历了层层克扣。
    最后实际发放到普通士卒手中时已经只剩两成。
    如这般的例子比比皆是。
    更不用说还有人在其中吃尽人头空饷,借机大发战争财。”
    雍正愤然道:“贪官真是如过江之鲫,屡禁而不止啊。”
    朱元璋眼睛冒火:“他们千万别落在咱手上,不然咱让他们知道咱的刀砍起贪官从来都不手软!”
    刘宏慢悠悠的对他说道:“你杀的完吗?”
    朱元璋直视刘宏:“杀不完也要杀,直到杀到这世间再无人敢贪!”
    “再者清军转运粮草的效率十分低下。
    加上粮仓分布不均和带英出兵截断粮道。
    这就导致清军根本无法追击带英过远。
    因为超过粮仓转运范围四十里,他们就会因粮草不能及时补充而撤军。
    道光皇帝之侄奕经奉命反攻宁波。
    好容易征集了三万士卒,结果因为粮草不济大军自行溃散。
    反攻宁波也就成了泡影。
    而带英的蒸汽轮船一次可以携带巨量的粮食。
    加上他们人少,一次补给后足够他们使用数月有余。
    后勤问题是为清廷第二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