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坚定信心不动摇

推荐阅读: 重生首富从导演开始退婚后,真千金抱紧金大腿金手指交流群妙医圣手神级餐厅我是刻纹师,随身带把刀很合理吧暴君夺爱:溺宠绝色仙妃我的女友是熊宝宝穿越之田园蜜如糖幕后:从翻红天王开始

    杜树平不是个好好先生,他只是没精力去搞那些派系斗争,全国上下现在都在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发展经济。
    海城作为直辖市,而且还是大领导钦点的试点城市之一,自然不能落于人后。
    这才对市委班子里的反对派一直采取尽量忍耐的态度。
    结果一直忍到了张卫青变成了张卫平,现在张卫平要越级反映问题,如果只是单纯地针对他,或许他还会继续忍下去。
    可张卫平要拖海城经济发展的后腿,这是杜树平坚决不能容忍的。
    散会之后,回到办公室,杜树平便拨通了王作先的号码。
    将事情说完。
    王作先那边先是一阵沉默,过了好半晌才开口道:“树平同志,你反映的问题,我已经了解过了。”
    电冰箱厂虽然是楚明玉力主组建的,可是在王作先复出之后,也曾大力推进建设速度。
    落得之前的状况,王作先自认为同样有责任。
    所以一直在关注着电冰箱厂的发展。
    此前样机下线,杜树平就曾向王作先汇报过。
    如今正式上市,王作先也是在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消息。
    并且,今天的《海城日报》如今就摆在他的办公桌上。
    “改革开放是国策,从上到下,都应该坚定信心不动摇地执行,对于一些到现在还不能理解这一政策,并且公开诋毁,阻挠的同志,继续让他待在领导的岗位上,是对人民群众不负责任的行为,你反映的情况,我会向上级领导汇报。”
    “王部长,关于这件事,我也有责任。”
    杜树平此刻也不禁后悔,之前对张卫平太过纵容了。
    “现在不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你那边还有没有什么困难?”
    杜树平很想和王作先说一下,海尔电冰箱走出海城的问题,但想了想,还是没提。
    既然李天明那么有信心,还是任由其自行发展吧!
    领导可以支持,但不能一直保驾护航。
    既然李天明自己都说了,只有禁得住市场的检验,才能笑到最后。
    那就看看他到底能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吧!
    “没有了!”
    “好,有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还是记住那句话,坚定信心不动摇。”
    “明白!”
    没过几年,在上面的一次经济发展座谈会上,某位领导在讲话的时候,便特意提到了海城海尔电冰箱厂。
    “现在各地都在搞经济建设,都在大力发展工业,这是好事,我们的国家要发展,我们的人民要工作,要赚钱养家,只有企业经营得好,工人的工作、生活才能得到保障,我们这些做领导的,应该对企业提供支持和帮助,不要搞不清楚状况,就乱扣帽子,这样要不得。”
    “海城有一家制造电冰箱的工厂,之前搞得不好,产品质量不过关,连年亏损,工人们的工资都要市财政来解决,这就是个甩不脱的烂包袱。”
    “可现在,经过企业改制,引进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生产技术,工厂又搞起来喽,还推出了新的产品,从一个烂包袱,事先扭亏为盈,有的同志,始终抓着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争论不休,我看没有必要,我们看待一个事物的发展,重要的不是过程,是结果,这个结果是不是为我们的人名带来了好处。”
    “还有一些同志脑壳始终是昏昏的,说啥子,人民群众购买电冰箱就是贪图享受,还说有资产阶级倾向,这是哪一家的道理哟,我们革命的目的,难道不就是为了让我们的人民都过上好日子吗?”
    “人民群众能用得上电冰箱,不正是证明了日子好起来喽,我看,这件事值得鼓励,我就希望,我们的人民不但能用得上电冰箱,还要买得起电视机、洗衣机,真的到了那一天,同志们,不正是代表了我们的事业已经走在了成功的路上嘛!”
    这段讲话,很快便通过内参的形式,下发到了各地政府部门,领导的态度明确。
    是好事!
    只这三个字,便让张卫平面如土色。
    “张卫平同志,你现在的意见呢?”
    杜树平最终还是留了情面,并没有在公开场合,用这份内参,一棒子将张卫平打死,而是关起门来,私下将内参交到了张卫平的手上。
    意见?
    张卫平现在哪里还敢有意见。
    这会儿恐怕他背后的靠山都准备提着尚方宝剑来取他的项上人头,以此来表明自己的态度了。
    “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是坚定的,不容动摇的,所以我希望……”
    不等杜树平把话说完,张卫平便站起身来。
    尽管不甘心,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是彻底没有机会了。
    “杜主任,我之前的病最近又开始反复了,我想和你请个假,修养一段时间!”
    杜树平听了,自然明白张卫平是什么意思。
    “可以,等会儿我会通知市委办公室,安排条件最好的疗养院。”
    张卫平苦笑一声,他知道,这是杜树平给他的体面。
    他要是再不识好歹的话,估计下一次,上级领导就该公开点名了。
    张卫平住进了疗养院,这件事很快便传遍了市委领导班子,借此所有人也都知道了,上面对于这件事的态度。
    “便宜他了!”
    李天明听卢源说完,撇了下嘴,语气还带着点儿愤愤。
    他这个人心眼儿不大,张卫平几次找麻烦,最后还能平稳落地,他肯定没法满意。
    “你还想怎么样?”
    卢源没好气地说了一句。
    李天明不是官场上的人,自然不了解,一个人政治生命结束,怕是要比从肉体上被消灭,更加难以接受。
    “本来这事我都不应该和你打招呼!”
    卢源说着,点上了一支烟。
    “你来找我,到底什么事?”
    “还能为了什么,外地市场您……”
    唉……
    李天明话刚说到一半,就被卢源的一声叹息给打断了。
    “这事……不容易!”
    卢源已经在尽力联系了,但问题是,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的大环境之下,每一个地方的领导都迫切地需要政绩。
    一旦对海尔冰箱开放市场,势必会影响到自家企业的发展。
    电冰箱确实不算啥稀罕物,技术标准也就那样,只要明白其工作原理,具备生产压缩机的能力,就能搞得出来。
    区别只在于质量和性能。
    而且……
    国外有实力的电冰箱制造方也有不少,既然海城能和西德的利勃海尔合作,他们自然也可以找外援,开发本地的电冰箱品牌。
    “我刚得到消息,之前和海城电冰箱厂有过合作意向的那个东瀛公司,现在正和青岛的电冰箱厂谈合作。”
    青岛?
    被李天明抢了利勃海尔这个合作伙伴以后,青岛那家电冰箱生产厂又联系上了东瀛人。
    “天明,又被你给说中了。”
    此前睡莲牌电风扇在外地市场被挤压,出货量逐渐减少的时候,李天明就曾和卢源聊过一次。
    “现在怕是谁都不会再把全国一盘棋挂在嘴上了。”
    卢源说着,眉头紧锁。
    “可是这样一来,一些领域恐怕真的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最后浪费的是国家的资源,受损失的也只会是国家!”
    这种情况是卢源不愿意看到的。
    “卢局,这是没办法的事,发展经济,咱们在这方面毕竟还是刚起步,缺少经验,出现一些问题也很正常。”
    这种事,除非国家出面干预,才能得到改善。
    但是,眼下显然还顾不上。
    好在市场优胜劣汰的准则之下,那些产品质量不合格,性能低下的工厂,要不了多久,就会被市场彻底淘汰。
    可海尔电冰箱走出海城,已经刻不容缓。
    海城的电冰箱市场迟早会饱和,走不出去的话,等待海尔电冰箱的只有死路一条。
    “你……有什么办法?”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