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从后偷袭
推荐阅读: 系统之农妇翻身、 重生1991:从发财证开始逆袭、 东晋北府一丘八、 全职业大师养成系统、 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 成为魔帝铠甲的我,被仙子穿上了、 三界血歌、 天妃紫凰、 机床小匠、 萌犬丘比特、
谢春深偷了战马,又将木漪半途掳走,还强行闯出了军营,外侍省那些人背地里恨得不行,又不能不去寻人。
为了找他们,又累个半死。
这下众人都受不住,再也不想担惊受怕了。
上船前便跟陈麓他们软磨硬泡,请他们将谢春深接到后船养病。论口舌功夫,武人总要比文宦次些,一寻个错漏的点头,立马将谢春深丢到了后船上匆匆跑了。
陈麓陈萍接手这么个烫手山芋,亦然为难,将堂堂三品官用绳子捆拴起来,似乎不成体统,不绑,他发起疯去跳河怎么办?最后还是将人关在船舱内,让属下守门,每日派人送饭跟喂药。一开始木漪帮忙煎药,送药与送饭的另有其人,后头大概是嫌琐碎,且她是女人,干脆将照顾谢春深的活计都交给了她。
入南地后,便开始连日小雨。
湿冷阴寒的影响下,南征军除了风寒发热,还有许多兵士出现水土不服之症,上吐下泻。眼看形势不好,船上每日生炉,煮大锅的艾水和姜汤供人服用。
浓暖艾香的烟雾弥绕船外,在河面上烟熏蒸腾。
陈麓和陈萍曾委婉请她帮忙烧炉药,她先说自己不干苦力,又说愿意出力,于是,陈家二兄弟再巡船时,这蹲在炉子前的就成了她的部曲谭合,谭尔的亲弟,也是之前差些打死他们军中苦役的那一位。
陈麓一看见这个人,便要想起岸上的那一遭,存了几分心气,告诫她道:
“军中苦役虽名‘役’,其存却等同兵将,受军中犒酬庇护,你让家奴虐打董将军麾下的役人,已经是犯了军规,若要按规处置往朝廷报,即便你有御命在身能短暂躲避,你的这个家奴也要被留在那里,军法伺候。”
“是那役人先欺辱我。”
“欺辱?”陈麓不解,“他拉扯你裙,你可以命人严厉制止,就因为他弄脏你的衣裳,你就要当即暴打他一顿吗,你知道他后来死了吗?”
死了不是很好?
木漪不欲与他争执,微微一笑:“您说的对。所以我让潭合给你军中担劳作役,日日煮药水,是要他给你们赔罪。”
陈麓觉得她好像听不懂人话一般,看似回答,却牛头不对马嘴,当真狡猾。
却也还是将要说的话说完:
“无论如何,董都督决定将此事替你压下不报,回程再过荆州,你应当与人道个谢,”又低声说,“我上船之前,阿擅亦请我多照看你,你既是阿擅旧友,出门在外,言行应当更为谨慎,不要负了他一片心意。这种出格的事若再有一次,我也不会保你。”
之后陈麓更是见谭尔每日灰头土脸,身上吹沾着炉灰,而木漪仍穿金戴银,日换新衣地在这片雾气里走来走去,她是真的,丝毫不会反省自己,究竟有哪些问题。
不顺服,不谦逊,这样的人无论男女,相处起来都颇令人憎恶。
是夜,陈麓与陈萍在栏前迎风谈论起此女。陈萍一琢磨,笑说:“她能将生意做至洛阳全城,怎可能听不懂你的话?是故意在装聋作哑罢了。这董都督是明快之人,若与她在一处,少不得被她这种弯弯绕绕的气性所闷,一个大男人肯定气得郁郁寡欢,我看啊,他们也不是很相配,撮合之事,不如先放一放。”
陈麓也摇头,无奈一哂:“她这般耳聋眼盲,谁敢与她相配。”
陈萍神秘一笑:“白日水岸,遇到的那只狐狸仙。”
陈麓一下子也恍然大悟,方要说什么,被陈萍拉了一下胳膊,眼神示意他转身。
茫然一扭头,陈麓这才发觉木漪端着给谢春深的汤药和晚食,正从这里经过,她走路轻的似猫,一丝声响也没有。
三人打了个照面。
待木漪照旧进了船舱,看不见人了,陈麓再也憋不住,“你是说,他也是装的?”
陈萍颔首,又将手指竖在唇间。
目光落去船舱之内。
——木漪确实并未走远,就停在内舱沿挡处,窥听完了此言。
她听完皱起眉,察觉到舱外寂静下来,这才赶忙放轻了脚步,走去谢春深软禁之处。
舱上上着一道锁,锁甫一开,门自松开。
内里人着一身银灰色双燕的燕居服,靠在凭几上看一卷书,余光见木漪杵在那里不动,转头无声看了看她身后的门。
她抿紧唇,知道他的意思,不耐地反手将门阖起。
之后,食物和汤药被她丢在案上。
谢春深一时什么也未去动,仍是无声看她,她抱臂扭过头,他亦扔下书起身,抱臂扭过去头,之后伸手用指尖贴着她的喉咙,口型示意:“说话。”
木漪扭着眉毛,用木勺将汤药搅动几番借此掩盖声音:“你已经暴露,他们知道你是装的了。”
谢春深也不意外。
垂眸用指尖触那药碗,却不料还烫着,一挪,搭在她手上隔热。
他指尖偏凉,惹得木漪反手打他,他便一下从她手中接过药碗,匀称修长的手指捏住勺,自己荡着药水回到简陋的塌边坐着:
“战国有孙膑装疯引庞涓放松警惕,商时纣王兄长叔父也因癫狂,被纣王贬为奴隶,得以弃国逃亡,”汤药的热气已无多少,他在考虑还要不要喝,“陈家子弟文武一体,不可能不学古史典故,攻打洛阳后,亦出了一个装疯卖傻的宰相,所以他们发现我的伪装,不是很正常?”
“他们下一步就会推你去前舱。”
“不会的。”
木漪:“你就这么笃定?”
谢春深笑:“他知你知,天知地知,但谁也无法证明,我没有疯。”顿了顿,还是将那碗汤药一饮而尽,告诉她,“他们肯容我上船,是因为我留在这里,能为他们做些事。”
“什么事?”
谢春深以手撇去唇边浓色汤汁,嘴唇红亮,他抬眸,“你猜梁王会不会同我一样,装疯卖傻,他若肯接见外侍省,便只有一个目的——让后方军放松警惕。”
木漪接下后半句,“再从后偷袭?”
随她话落,谢春深突然用力砸了药碗,陶片飞溅,他又转去掀塌踢案,口中狂叫着撕扯被褥,木漪反应过来,要扯破自己衣衫,却因冬日衣衫太厚没能有成效。
他见她如此,赤脚过来拔了她的簪子,青丝半落,抓着她手腕,便在袖口处锋利划下一道,她适时尖叫一声,是真的有些心疼这件贵重的衣物。
一拉一扯,那衣袖扯成断锦。
门外守兵之前听到他砸碗,便已经敲门询问,尖叫声之后,二人用武器断了闩。
木漪连哭带惊地奔了出门。
那两个守军急忙将狼狈惊恐的她接住,煌煌道:“你先在外面待着,不要靠近!”
两人一进去,舱内便响起一阵野兽与猎物的激烈追逐,木漪哭泣一顿,再抬脸时,已经悠悠收起了那可怜的脸色,她擦掉脸上的泪水,面无表情地离开。
那二人大汗淋漓,剑绳先后上阵,堪堪将发了疯的谢春深控制住,缓了口气,转身要跟门外的哭泣女子说声“别怕”。
可哭泣之声已消。
船舱哪里还有人?
*
十一月末,四千余人水路转陆路。
十二月初外侍省六名宦官持笙,带八百武官先到了梁王所在地郡,被东匹郡的郡县裘夷带人出来接见,其余三千兵马在郡外三十里地的山坡后扎营,粮草尚可维持,干柴和炉子从驿站征借了一部分,在这南方冬天,也勉强够用。
离正旦不到一月。
按理说,什么血光都不能延至新春,元靖帝的意思是要他们速战速决,无论是降俘梁王,还是交战中将梁王枭首,都须在年前将这桩谋反扼杀。
因此外侍省的宦官压力也颇重。
何况,如今还缺了一名探头的三品重臣......
就连裘夷来接见时,眼光一扫,不见容貌远扬的谢春深,都第一时间问了一句:“请问大先生,是不是缺了什么人?”
外侍省派来的本是毕覆,但他因“突发”腿疾不便出宫,便由副内监刘书云来顶差。
刘书云笑起来牙齿缝里发黑,将眼睛眯成一条线来:
“他病了。”
裘真狐疑:“病了?”
这次外侍省其余人也跟着一起说:“对对,是病了。”
“什么病?”
“......以病容面见梁王,非礼遇之道,遂他一直在后方修养,我们不太清楚。”
宦官们站在雪地里,形容风尘仆仆,神态里也略有一些虚乱。
裘真心里有了数,抬手作揖,恭敬请他们和几百武官入郡,
入郡时逢上午,前脚还太阳高照,郡门一闭,后脚将转乌云,又下起了一阵冷意绵绵的细雪。
南方的冬日确实阴冷刺骨,裘真单独引他们到梁王府一路之隔的豪奢官邸:“酒肉饮食都备好了,几位先使可先用饭驱寒,到晚间,梁王会亲自出面接见。”
裘真说着推开其中一间敞室,暖气扑来,如沐春风。
刘书云松开攥着斗篷的手,拦在裘真身前,“梁王可知,我们此次造访贵郡,是为何啊?”
裘真亲和一笑:“梁王只说天子派请几位先使南下,又让陈家二位将军回西平巡防整兵,过了东平郡,各位还有下一站吧?”
刘书云就势一点头。
两人的神情都不像是演的。
等裘真带人一离开,刘书云立马遣退房内奴仆,亲手紧闭室门,先观察左右,上下,找了一遍犄角旮旯和听了房梁,才缓口气摘下帽危坐,其余人也都找地方先坐下休息。
一个不知事的小宦官口渴得狠了,偷偷要去碰那炉子上的酒,被刘书云一个眼色给吓了回去,“你胆子也太大了,知不知道,我们随时要掉脑袋的......拿银针来!”
刘书云怕啊。
他们只有八百人马,赌的就是梁王不敢立刻动手,只要郡内事发,信号弹一上了天,三千兵马便能即刻冲进郡来,这大战......一触即发,梁王或许能找百里外的萧王求援,但百里外也还有一支陈擅遗留的荆州军。
几名小宦官取来银针,朝食物和茶酒里测去。
本在坐着的一群人又紧张地站了起来,围成一圈,眼睛都聚在那几根针上看。
待他们抬起手来。
刘书云率先软了身体,叹了一句:“完了。”
为了找他们,又累个半死。
这下众人都受不住,再也不想担惊受怕了。
上船前便跟陈麓他们软磨硬泡,请他们将谢春深接到后船养病。论口舌功夫,武人总要比文宦次些,一寻个错漏的点头,立马将谢春深丢到了后船上匆匆跑了。
陈麓陈萍接手这么个烫手山芋,亦然为难,将堂堂三品官用绳子捆拴起来,似乎不成体统,不绑,他发起疯去跳河怎么办?最后还是将人关在船舱内,让属下守门,每日派人送饭跟喂药。一开始木漪帮忙煎药,送药与送饭的另有其人,后头大概是嫌琐碎,且她是女人,干脆将照顾谢春深的活计都交给了她。
入南地后,便开始连日小雨。
湿冷阴寒的影响下,南征军除了风寒发热,还有许多兵士出现水土不服之症,上吐下泻。眼看形势不好,船上每日生炉,煮大锅的艾水和姜汤供人服用。
浓暖艾香的烟雾弥绕船外,在河面上烟熏蒸腾。
陈麓和陈萍曾委婉请她帮忙烧炉药,她先说自己不干苦力,又说愿意出力,于是,陈家二兄弟再巡船时,这蹲在炉子前的就成了她的部曲谭合,谭尔的亲弟,也是之前差些打死他们军中苦役的那一位。
陈麓一看见这个人,便要想起岸上的那一遭,存了几分心气,告诫她道:
“军中苦役虽名‘役’,其存却等同兵将,受军中犒酬庇护,你让家奴虐打董将军麾下的役人,已经是犯了军规,若要按规处置往朝廷报,即便你有御命在身能短暂躲避,你的这个家奴也要被留在那里,军法伺候。”
“是那役人先欺辱我。”
“欺辱?”陈麓不解,“他拉扯你裙,你可以命人严厉制止,就因为他弄脏你的衣裳,你就要当即暴打他一顿吗,你知道他后来死了吗?”
死了不是很好?
木漪不欲与他争执,微微一笑:“您说的对。所以我让潭合给你军中担劳作役,日日煮药水,是要他给你们赔罪。”
陈麓觉得她好像听不懂人话一般,看似回答,却牛头不对马嘴,当真狡猾。
却也还是将要说的话说完:
“无论如何,董都督决定将此事替你压下不报,回程再过荆州,你应当与人道个谢,”又低声说,“我上船之前,阿擅亦请我多照看你,你既是阿擅旧友,出门在外,言行应当更为谨慎,不要负了他一片心意。这种出格的事若再有一次,我也不会保你。”
之后陈麓更是见谭尔每日灰头土脸,身上吹沾着炉灰,而木漪仍穿金戴银,日换新衣地在这片雾气里走来走去,她是真的,丝毫不会反省自己,究竟有哪些问题。
不顺服,不谦逊,这样的人无论男女,相处起来都颇令人憎恶。
是夜,陈麓与陈萍在栏前迎风谈论起此女。陈萍一琢磨,笑说:“她能将生意做至洛阳全城,怎可能听不懂你的话?是故意在装聋作哑罢了。这董都督是明快之人,若与她在一处,少不得被她这种弯弯绕绕的气性所闷,一个大男人肯定气得郁郁寡欢,我看啊,他们也不是很相配,撮合之事,不如先放一放。”
陈麓也摇头,无奈一哂:“她这般耳聋眼盲,谁敢与她相配。”
陈萍神秘一笑:“白日水岸,遇到的那只狐狸仙。”
陈麓一下子也恍然大悟,方要说什么,被陈萍拉了一下胳膊,眼神示意他转身。
茫然一扭头,陈麓这才发觉木漪端着给谢春深的汤药和晚食,正从这里经过,她走路轻的似猫,一丝声响也没有。
三人打了个照面。
待木漪照旧进了船舱,看不见人了,陈麓再也憋不住,“你是说,他也是装的?”
陈萍颔首,又将手指竖在唇间。
目光落去船舱之内。
——木漪确实并未走远,就停在内舱沿挡处,窥听完了此言。
她听完皱起眉,察觉到舱外寂静下来,这才赶忙放轻了脚步,走去谢春深软禁之处。
舱上上着一道锁,锁甫一开,门自松开。
内里人着一身银灰色双燕的燕居服,靠在凭几上看一卷书,余光见木漪杵在那里不动,转头无声看了看她身后的门。
她抿紧唇,知道他的意思,不耐地反手将门阖起。
之后,食物和汤药被她丢在案上。
谢春深一时什么也未去动,仍是无声看她,她抱臂扭过头,他亦扔下书起身,抱臂扭过去头,之后伸手用指尖贴着她的喉咙,口型示意:“说话。”
木漪扭着眉毛,用木勺将汤药搅动几番借此掩盖声音:“你已经暴露,他们知道你是装的了。”
谢春深也不意外。
垂眸用指尖触那药碗,却不料还烫着,一挪,搭在她手上隔热。
他指尖偏凉,惹得木漪反手打他,他便一下从她手中接过药碗,匀称修长的手指捏住勺,自己荡着药水回到简陋的塌边坐着:
“战国有孙膑装疯引庞涓放松警惕,商时纣王兄长叔父也因癫狂,被纣王贬为奴隶,得以弃国逃亡,”汤药的热气已无多少,他在考虑还要不要喝,“陈家子弟文武一体,不可能不学古史典故,攻打洛阳后,亦出了一个装疯卖傻的宰相,所以他们发现我的伪装,不是很正常?”
“他们下一步就会推你去前舱。”
“不会的。”
木漪:“你就这么笃定?”
谢春深笑:“他知你知,天知地知,但谁也无法证明,我没有疯。”顿了顿,还是将那碗汤药一饮而尽,告诉她,“他们肯容我上船,是因为我留在这里,能为他们做些事。”
“什么事?”
谢春深以手撇去唇边浓色汤汁,嘴唇红亮,他抬眸,“你猜梁王会不会同我一样,装疯卖傻,他若肯接见外侍省,便只有一个目的——让后方军放松警惕。”
木漪接下后半句,“再从后偷袭?”
随她话落,谢春深突然用力砸了药碗,陶片飞溅,他又转去掀塌踢案,口中狂叫着撕扯被褥,木漪反应过来,要扯破自己衣衫,却因冬日衣衫太厚没能有成效。
他见她如此,赤脚过来拔了她的簪子,青丝半落,抓着她手腕,便在袖口处锋利划下一道,她适时尖叫一声,是真的有些心疼这件贵重的衣物。
一拉一扯,那衣袖扯成断锦。
门外守兵之前听到他砸碗,便已经敲门询问,尖叫声之后,二人用武器断了闩。
木漪连哭带惊地奔了出门。
那两个守军急忙将狼狈惊恐的她接住,煌煌道:“你先在外面待着,不要靠近!”
两人一进去,舱内便响起一阵野兽与猎物的激烈追逐,木漪哭泣一顿,再抬脸时,已经悠悠收起了那可怜的脸色,她擦掉脸上的泪水,面无表情地离开。
那二人大汗淋漓,剑绳先后上阵,堪堪将发了疯的谢春深控制住,缓了口气,转身要跟门外的哭泣女子说声“别怕”。
可哭泣之声已消。
船舱哪里还有人?
*
十一月末,四千余人水路转陆路。
十二月初外侍省六名宦官持笙,带八百武官先到了梁王所在地郡,被东匹郡的郡县裘夷带人出来接见,其余三千兵马在郡外三十里地的山坡后扎营,粮草尚可维持,干柴和炉子从驿站征借了一部分,在这南方冬天,也勉强够用。
离正旦不到一月。
按理说,什么血光都不能延至新春,元靖帝的意思是要他们速战速决,无论是降俘梁王,还是交战中将梁王枭首,都须在年前将这桩谋反扼杀。
因此外侍省的宦官压力也颇重。
何况,如今还缺了一名探头的三品重臣......
就连裘夷来接见时,眼光一扫,不见容貌远扬的谢春深,都第一时间问了一句:“请问大先生,是不是缺了什么人?”
外侍省派来的本是毕覆,但他因“突发”腿疾不便出宫,便由副内监刘书云来顶差。
刘书云笑起来牙齿缝里发黑,将眼睛眯成一条线来:
“他病了。”
裘真狐疑:“病了?”
这次外侍省其余人也跟着一起说:“对对,是病了。”
“什么病?”
“......以病容面见梁王,非礼遇之道,遂他一直在后方修养,我们不太清楚。”
宦官们站在雪地里,形容风尘仆仆,神态里也略有一些虚乱。
裘真心里有了数,抬手作揖,恭敬请他们和几百武官入郡,
入郡时逢上午,前脚还太阳高照,郡门一闭,后脚将转乌云,又下起了一阵冷意绵绵的细雪。
南方的冬日确实阴冷刺骨,裘真单独引他们到梁王府一路之隔的豪奢官邸:“酒肉饮食都备好了,几位先使可先用饭驱寒,到晚间,梁王会亲自出面接见。”
裘真说着推开其中一间敞室,暖气扑来,如沐春风。
刘书云松开攥着斗篷的手,拦在裘真身前,“梁王可知,我们此次造访贵郡,是为何啊?”
裘真亲和一笑:“梁王只说天子派请几位先使南下,又让陈家二位将军回西平巡防整兵,过了东平郡,各位还有下一站吧?”
刘书云就势一点头。
两人的神情都不像是演的。
等裘真带人一离开,刘书云立马遣退房内奴仆,亲手紧闭室门,先观察左右,上下,找了一遍犄角旮旯和听了房梁,才缓口气摘下帽危坐,其余人也都找地方先坐下休息。
一个不知事的小宦官口渴得狠了,偷偷要去碰那炉子上的酒,被刘书云一个眼色给吓了回去,“你胆子也太大了,知不知道,我们随时要掉脑袋的......拿银针来!”
刘书云怕啊。
他们只有八百人马,赌的就是梁王不敢立刻动手,只要郡内事发,信号弹一上了天,三千兵马便能即刻冲进郡来,这大战......一触即发,梁王或许能找百里外的萧王求援,但百里外也还有一支陈擅遗留的荆州军。
几名小宦官取来银针,朝食物和茶酒里测去。
本在坐着的一群人又紧张地站了起来,围成一圈,眼睛都聚在那几根针上看。
待他们抬起手来。
刘书云率先软了身体,叹了一句:“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