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萧何财政改革,国库充盈

推荐阅读: 系统之农妇翻身重生1991:从发财证开始逆袭东晋北府一丘八全职业大师养成系统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成为魔帝铠甲的我,被仙子穿上了三界血歌天妃紫凰机床小匠萌犬丘比特

    萧何推门进来的时候,刘邦正把一张刚出炉的五铢钱贴在鼻尖上闻。
    那铜味儿还没散干净,带着点新铸的火气。
    他没抬头,只把钱往案上一拍:“你再晚来半刻,我就要让人把国库钥匙挂城门口卖烤串了。”
    萧何站定,袖口沾着墨灰,手里捧着三卷竹简,边角都磨出了毛刺。
    “陛下,财政三策,全落地了。”
    张良从廊柱后踱出来,手里拎了个小秤,像菜市场验斤两的掌柜。
    “我刚称了东仓的存钱箱,误差不超过半两。”他说,“这回不是账面好看,是真沉。”
    刘邦啧了一声,伸手抓起一把五铢钱,哗啦倒进耳中——当然没真倒,只是做了个夸张动作。
    “听着没?以前国库里响的是借条、欠据、白条子,现在是实打实的钱串子打架声。”
    萧何抿嘴,展开第一卷竹简:“去年收税还七拼八凑,刀币、布帛、谷粒混着算,地方官自己都搞不清交了多少。如今全国统用五铢钱结算,账目一日一报,穿云卫骑马送数据,快得连贪官都没空改账本。”
    “所以你现在是拿算盘当武器?”刘邦歪头。
    “比刀快。”萧何点头,“一刀砍下去只能杀一人,一笔账勾掉,能断百人财路。”
    张良接过话:“最狠的是‘债转钱’机制。您记得前年给边境修烽台欠下的三千车粮草债吗?现在全被拆成小额债券,发给商人认购,朝廷提前拿到现钱开工,商人靠后续税收分红回本——钱没多印,事却办成了。”
    刘邦吹了声口哨:“等于空手套白狼?”
    “不。”萧何纠正,“是让未来的钱,干现在的活。”
    殿外传来闷响,像是重物落地。
    紧接着两个士兵抬着一只木箱进来,盖子没合严,铜钱堆得冒了尖,一路洒到御阶下。
    第二箱、第三箱……一直摆到第九箱,第十箱压轴上来时,有个兵脚下一滑,整箱翻倒,五铢钱滚了一地,叮叮当当响成一片。
    满殿文臣看得眼直。
    刘邦蹲下来,随手捡起一枚,对着光瞧:“以前打仗,我是打完才知道剩多少家底。现在呢?还没出兵,你就告诉我能烧多久的粮。”
    “不止。”萧何从怀里掏出一块漆板,上面画着红蓝线条,“这是最新国库热力图。红色区是盈余省份,蓝色是暂缺,颜色越深,差额越大。每月自动更新,谁想蒙我,得先把这图的颜色调对。”
    张良补充:“我们现在有三年战备金,或者五年民生预算。换句话说,哪怕明天全天下雨,百姓吃不上饭,朝廷也能撑着发米放钱。”
    刘邦站起身,一脚踩在钱堆上,鞋底咯吱作响。
    “好家伙,我现在走路都自带bGm了。”
    底下有人嘀咕:“可这些钱看不见摸不着,赏下去也不如一筐狗肉实在。”
    刘邦一听乐了:“你说啥?钱不如狗肉香?”
    那人缩脖子不说话。
    萧何却不急,转向角落一名老吏:“去,把去年咱们借樊哙军营那批军粮的借据拿来。”
    片刻后,一张泛黄纸片呈上。
    萧何当众撕成两半:“根据新规,所有旧债已由中央财政统一置换为五铢钱结算凭证,原债务关系自动解除。从今往后,朝廷借钱不再写白条,而是发行带编号的正式债券,可转让,可抵押,连长安西市的钱庄都在抢着收。”
    “也就是说……”刘邦拖长音,“以后谁想发财,不用起兵造反,买国债就行?”
    “正是。”萧何点头,“暴富的路多了,造反就成了赔本买卖。”
    张良笑着接道:“人心一稳,经济就活。经济一活,税收更多。税收更多,又能投基建、养军队、搞研发——闭环了。”
    刘邦绕着钱堆走了两圈,突然停下:“那韩信那套算法,有没有可能和你的财政系统连一下?”
    “已经连了。”萧何说,“前线调兵花钱,系统自动扣款。超支一秒,警铃就响。上回韩信想临时增派五百骑兵,审批卡了十二个时辰,因为他没预留这笔预算。”
    “哈哈哈!”刘邦拍大腿,“这才叫治国!以前是我管人,现在是制度管我。”
    他转身看向张良:“你说会不会有一天,我们坐在屋里,什么都不干,国家自己就把钱赚了?”
    “不会。”张良摇头,“但可以让该干活的人没法偷懒,想捞钱的人不敢伸手。”
    这时又有士兵进来,这次抬的是个铁柜,四角包铜,锁着双扣。
    打开后,里面整齐码着数百枚特制五铢钱,每枚正面刻“国”字,背面雕“信”纹。
    “这是?”刘邦拿起一枚。
    “信用基准币。”萧何说,“全国货币锚定点,存放于国库核心仓,永不流通。所有地方铸钱必须以此为模,偏差超过千分之三即视为伪币,铸造官流放边疆。”
    刘邦啧啧称奇:“你还搞出个货币界的祖宗来了?”
    “不然怎么叫‘标准’。”萧何淡淡道。
    张良忽然笑了:“你知道最妙的是什么吗?自从财政透明化,各地官员开始争着上报多缴税。为啥?因为缴得多,明年预算就多,能修路建桥涨政绩。以前藏税怕被抽走,现在藏税等于自断手臂。”
    “好嘛。”刘邦翘起嘴角,“以前是‘藏富于民’,现在是‘逼官求富’。”
    他踱回御座,手中摩挲着那枚基准币,忽然问:“你说……要是哪天老百姓也能买国债分红,会怎么样?”
    萧何一顿。
    张良眼神微闪。
    殿内静了一瞬。
    “技术上可行。”萧何缓缓道,“但您真敢让百姓持股国家?”
    “有啥不敢。”刘邦咧嘴,“反正钱又跑不了。大不了以后发年终奖,直接往账户里打五铢钱分红。”
    他顿了顿,盯着天花板:“到时候全国人民都是股东,谁还想推翻公司?”
    话音未落,门外又一阵响动。
    一名司库官跌跌撞撞冲进来,脸色发白:“启禀陛下!南仓……南仓爆仓了!”
    “啥?”刘邦瞪眼。
    “钱……太多了!新铸的五铢钱运不进去,堆在门口都被雨水泡了!现在工匠加班加点造箱子,还是赶不上入库速度!”
    满殿寂静。
    刘邦缓缓站起,手里那枚基准币“当啷”一声掉在地上,滚到御阶边缘,停住不动。
    他低头看了两秒,忽然笑出声:“行啊,我这辈子第一次遇到——钱太多也是个麻烦。”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