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朝堂争议起,刘邦定乾坤

推荐阅读: 系统之农妇翻身重生1991:从发财证开始逆袭东晋北府一丘八全职业大师养成系统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成为魔帝铠甲的我,被仙子穿上了三界血歌天妃紫凰机床小匠萌犬丘比特

    天光刚透进未央宫大殿,铜炉里的炭火还没熄,噼啪响了一声。
    刘邦坐在案后,手里捏着那包狗肉干粮,油纸边角都磨得起毛了。他没吃,就搁在御案正中央,像摆供品似的。
    底下文武两列站得笔直,空气绷得跟拉满的弓弦一样。谁都知道今天要议什么——公主昨夜带回的消息,今早就被誊抄成简,一人发了一份。有人看了直皱眉,有人看完低头不语,还有几个老臣袖子一甩,当场就要请兵出征。
    “陛下!”一位礼官模样的大臣越众而出,声音洪亮,“边地酋长熔我五铢钱铸刀,此乃明目张胆之叛逆!若不立即遣将压境,废其首领,设我汉家威严于何地?”
    话音未落,另一人立刻接上:“胡闹!狼牙口距长安八百里,山路险峻,大军开拔粮草难继。现在打过去,等于把国库往沟里推。他们不是还没动手吗?真打起来,百姓遭殃,咱们连种地的人都没了。”
    “不动手就是软弱!”第一个又喊,“祖制有言,四夷犯境,当以雷霆之势镇之!不然各藩效仿,天下岂不大乱?”
    “你懂个锤子祖制!”反驳的人冷笑,“当年高祖起兵,靠的是活命,不是死规矩。现在边境那些人,嘴上喊反,心里还在犹豫。你这一刀砍下去,反倒逼他们真反了。”
    两人你来我往,唾沫星子快飞到前排官员脸上。其他人也按捺不住,纷纷开口,有的说该派钦差接管民政,有的主张干脆废掉世袭制,让朝廷直接委任官吏。反对的声音则坚持要先查账、再定罪,不能凭一份口供就掀桌子。
    大殿吵得像菜市场早市。
    刘邦一直没说话,手指在案上轻轻敲着,节奏不紧不慢,像是在数人头。
    直到樊哙实在听不下去了,往前跨一步,嗓门炸雷似的:“都闭嘴!吵个球啊!要打就打,要忍就忍,扯这些虚头巴脑的规矩有啥用?”
    一句话压住全场。
    所有人目光刷地转向刘邦。
    他这才缓缓起身,把那包狗肉往案子边上一推,说:“你们争来争去,其实就一个问题——咱到底怕不怕他们反?”
    没人答话。
    “我告诉你们,我不怕。”刘邦语气平静,“他们想造反,那是早晚的事。可问题是,他们是现在就想反,还是等咱们给了更多钱以后再反?”
    底下有人皱眉,觉得这话听着别扭。
    张良站在角落,终于开口:“有些人表面归顺,实则观望。我们若现在重兵压境,等于逼他们抱团。反之,若继续施恩,反而能分化其心。欲取之,必先予之。”
    “说得轻巧!”刚才那位主战的礼官不服气,“难道眼睁睁看着他们修地道、铸兵器?等他们准备好了,咱们拿什么挡?”
    刘邦笑了笑:“那你告诉我,怎么知道他们准备好了?靠猜?靠做梦?还是靠某个喝醉的厨子吊在井里?”
    这话一出,不少人脸色微变。
    他知道大家想到什么了。
    “所以啊,”刘邦拍了下桌子,“我们现在不是不知道他们在干啥,而是终于能听见他们在想啥。这叫情报自由了。”
    有人小声嘀咕:“可这情报……靠一包狗肉换来的,靠谱吗?”
    “你觉得不靠谱?”刘邦反问,“那你有没有发现,最近宫里传话的太监,一个个说话都特别实诚?尤其是管仓库那个,昨天主动交代去年多报了二十斤米。”
    众人一愣。
    “因为啥?”刘邦咧嘴,“因为他领了一小块特供狗肉干,吃完当晚就梦话连篇,全给记下来了。现在他见我都绕着走。”
    殿内气氛微妙地松了一下。
    樊哙忍不住笑出声:“合着咱们这是用馋劲反腐?”
    “对喽。”刘邦竖起一根手指,“让他们吃得越香,说得越多。谁要是不说实话,咱就不给他加辣包——你们不知道吧?咱们新出的‘加辣包’,吃了之后半夜准做清晰梦,连小时候偷瓜的事都能想起来。”
    张良轻咳一声:“关键是,我们可以借此判断真假情报。凡是提到‘加辣’的,基本可信;说‘不够辣’的,可能是试探;要是嚷嚷‘太辣受不了’,那八成是敌方派来的卧底,在故意搅局。”
    这下连最顽固的老臣都沉默了。
    刘邦扫视一圈,忽然点名:“公主。”
    公主从侧帘走出,脸色仍有些苍白,但站得笔直。
    “你说那边的人最爱咱们的狗肉?”
    “是。”公主点头,“不止爱吃,还当成身份象征。谁要是能拿到一包‘御赐腊味’,能在酒馆吹半年。”
    “好。”刘邦转身面向群臣,“从今天起,所有对边援助物资,必须附赠特制狗肉干粮,外包装统一印上‘汉恩亲赐’四个大字。凡上报有价值情报者,额外奖励一包加辣款。”
    有人急了:“这岂不是助长其贪欲?”
    “贪?我就怕他们不够贪。”刘邦冷笑,“贪了才好控制。一个人只要开始惦记你的东西,他就不再是敌人,而是客户。客户嘛,就得讲售后服务。”
    他又顿了顿:“另外,成立‘边策司’,专管这事。张良总领监察,樊哙负责外围护卫调度,我不设常任主官,所有决策直达我这里。谁敢私自放款、改名单,脑袋搬家。”
    樊哙抱拳:“明白,这活儿我盯死。”
    张良微微颔首,没多说什么。
    可还有人不死心:“陛下,若他们真动手,我们岂非毫无准备?”
    刘邦盯着那人看了两秒,忽然笑了:“你以为我没准备?穿云卫已经在北境沿线布防,耳目九脉第三层全部激活,监听频率翻倍。他们每修一段地道,咱们的地图就更新一次。”
    他走到殿前台阶边缘,声音沉了下来:“我们现在不做的是——冲过去砸锅砸碗。我们要做的是,等他们把所有家底都押进来,账本、人头、藏兵点,全都暴露了,再一刀切断根子。”
    “可万一……”
    “没有万一。”刘邦打断,“风已经起了,但我们伞早就撑开了。现在不是要不要管的问题,是怎么管才能管得久。”
    他说完,抬手一挥:“退朝。”
    群臣陆续退出大殿,脚步声渐渐远去。
    刘邦仍站在原地,手抚玉玺,目光落在那包狗肉上。
    张良走过来,低声问:“真打算继续送钱?”
    “不然呢?”刘邦嘴角扬起,“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舍不得狗肉套不着真心话。这买卖,稳赚不赔。”
    樊哙站在门口,挠了挠头:“那我要不要让穿云卫提前演练突袭路线?”
    刘邦瞥他一眼:“练可以,但不准动真格的。记住,我们现在是在钓鱼,不是打狗。”
    樊哙应了声是,转身往外走。
    张良临走前看了刘邦一眼:“您就不怕哪天,他们也学会用狗肉套咱们的话?”
    刘邦低头打开油纸包,咬了一口干粮,嚼了两下,说:
    “那就看谁的锅更香。”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