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落渊城
推荐阅读: 重生首富从导演开始、 退婚后,真千金抱紧金大腿、 金手指交流群、 妙医圣手、 神级餐厅、 我是刻纹师,随身带把刀很合理吧、 暴君夺爱:溺宠绝色仙妃、 我的女友是熊宝宝、 穿越之田园蜜如糖、 幕后:从翻红天王开始、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陈序并未参与宗门具体事务,只是先将剩余的五百套准法器级炼狱盔甲、一千具准法器级破空弩、五万支赤金箭矢,以及一千杆准法器级腾蛟枪悉数拿出,补充进宗门的武备库中。
同时,他让池云渊、南星、南良生、韩三、商策、墨卿六人,外加三支作战营共六百人做好准备,随自己一同返回星辰峰。
可还没等他们动身,一阵急促的鸟鸣突然传来,那声音尖锐而独特,陈序一听便知是雪灵鸮的叫声,心中不由得一动,这定然是星辰峰那边传来了消息。
果不其然,片刻之后,巫医手持玉简快步走进正堂,递给陈序道:“宗主,应该是铁熊从星辰峰用雪灵鸮传来的消息。”
陈序接过玉简,神识透入其中,眉头渐渐皱了起来,传来的几条讯息十分简洁:渔城大营令,速往落渊城行营报道。
同时,铁熊还在讯息中说明,这是大师兄程子庚到星辰峰传达的军令,得知陈序已返回荒原后,便让他用雪灵鸮传讯过来,而原本驻守在云秀峰外山门别院的千余士卒,也已动身前往落渊城了。
陈序收回神识,心中暗自思忖,落渊城坐落在云门山山系以南的光幕荒原上,地处渔城以东近两万里,并不是什么重要的布防之地,怎么突然要调自己过去?难道是要对盘踞在幽冥海滩的敌人动手了?
“宗主,莫不是有什么异变?” 巫医见陈序神色有异,忍不住开口问道。
陈序沉声说道:“是我师兄通过铁熊传来的大营调令,看来是去不了星辰峰了,得去落渊城的行营。”
南行益眉头也皱了起来:“落渊城?这又是哪个地方?”
陈序没有立刻回答,目光望向窗外,仿佛能穿透层层山峦,看到那遥远的光幕荒原,缓缓说道:“落渊城是渔城东边的城池,不过并不是什么重城,不管是什么原因,既然是命令,就得执行,诸位分头准备,即刻出发。”
“是,宗主。” 众人齐声应道。
陈序看着众人离去的背影,又看了看手中的玉简,心中那股说不清道不明的预感愈发强烈,落渊城地处要冲,此刻调自己带着队伍前往,恐怕事情不会那么简单,他深吸一口气,将回复的讯息注入玉简中,递给巫医让其传回去,随后转身走出正堂,准备迎接这趟未知的行程。
转天一早,陈序便带着池云渊、南星、南良生、韩三、商策、墨卿六人,以及三支战旗营共六百人,踏上了前往落渊城的路途。
队伍沿着破军山下的官道一路向东行进,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马蹄踏在坚实的路面上,发出沉稳而有节奏的声响。队伍行进的气势如同一条游龙,在官道上缓缓铺展。
破军山下的官道两旁,树木渐渐稀疏,原本茂密的林带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开阔的视野。
临近破军山下的官道尽头时,他们开始遇到从雪原上迁徙过来的凡民,这些凡民大多衣衫褴褛,面带风霜,不少人身上还带着未愈的冻疮,拖家带口地沿着官道边缘缓慢前行,老人们拄着简陋的木杖,孩童们被大人护在中间,偶尔有几声孩童的哭闹,也很快被大人轻声安抚下去,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对未知前路的迷茫,却又透着一股顽强的求生欲。
又向东走了约莫数日,官道的尽头便是渔城,这座繁华的城池城墙高耸,青砖黛瓦在阳光下泛着微光,城门处车水马龙,往来的商旅络绎不绝,如同一个巨大的枢纽,接纳着来自各方的人流与物资,空气中都弥漫着热闹喧嚣的气息。
而在渔城附近,从各处迁徙过来的凡民数量更多,他们三五成群地聚集在城外的空地上,有的搭建起临时的草棚,有的围在一起分享着仅有的食物。不过,在天云道宗弟子的维持下,整个迁徙场面还算安定。身着道袍的天云道宗弟子们穿梭在人群中,有的分发干粮和饮水,有的疏导人流,还有的在为受伤或生病的凡民诊治,他们的身影如同定心丸一般,让慌乱的凡民们渐渐平静下来,虽依旧忙碌,却秩序井然。
过了渔城,队伍便踏入了光幕荒原的地界,再往东行走两万多里,才能抵达落渊城。
光幕荒原位于云门山山系以南、渔城以东,是一片广袤而独特的土地,虽说名为光幕荒原,实则称之为光幕平原更为贴切。
这里地势相对平缓,一眼望去,视野极为开阔,仿佛能看到天地的尽头,远方的地平线与天空相接,偶尔有几朵白云悠悠飘过,阳光洒在平原上,反射出淡淡的光泽,像是为这片土地披上了一层朦胧的光幕,这或许便是 “光幕荒原” 之名的由来。
纵横几万里的光幕荒原上,有几座烟火繁盛的重镇,加之这里地形相对平缓,交通往来十分便利,一条条蜿蜒的小路如同脉络般穿梭在平原之上,连接着各个聚居点,路面被往来的行人车马磨得光滑,见证着这里的热闹与繁华,物资补给也极为便捷,这使得这里成为了大新国北域族民们繁衍生息的优选之地。
放眼望去,随处可见聚居的村落,那些村落的房屋错落有致,多是用当地的石料和木材搭建而成,屋顶覆盖着整齐的茅草或瓦片,透着一股质朴的气息。
村落周围,是大片开垦的农田,田埂将土地划分成一块块整齐的方块,田地里种植着各种农作物,绿油油的一片,在风中掀起层层波澜,像是一片绿色的海洋。
田间偶尔能看到劳作的身影,他们或弯腰插秧,或挥锄头除草,或担着水桶灌溉,动作娴熟而麻利,一派繁忙而祥和的景象,村落里不时传来鸡鸣犬吠之声,与田间的劳作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田园画卷。
陈序忍不住心想,怪不得当初师兄会劝自己在这里选一块封地,这里的条件果然要远远优于湖泽荒原西部区域。
一行人继续在光幕荒原上前行,脚下的土地坚实而平坦,队伍行进的速度平稳而有序,战旗营的武修们精神抖擞,步伐整齐,铠甲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队伍行进的身影在广阔的平原上拉出长长的影子,与周围的村落、农田相映成趣。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队伍不断向东行进,距离落渊城越来越近,远处的地平线上,渐渐出现了一些模糊的轮廓,那是光幕荒原上特有的岗哨和驿站,偶尔能遇到一些从东边过来的商旅,他们脸上带着风尘仆仆的疲惫,却也难掩对前路的期待。
走了许久,落渊城的轮廓终于在视野中越来越清晰,它坐落在光幕荒原之上,如同一个威严的巨人,城墙高大厚重,用巨大的青石砌成,历经岁月的洗礼,却依旧坚固无比。
陈序一行人抵达落渊城附近时,并未直接入城,他抬眼望了望城墙上巡逻的士兵,又看了看周围往来的人流,对身旁的众人说道:“咱们先在城外找处地方落脚,我独自去行营报道即可。”
众人点头应下,很快在城外一处僻静的林子旁扎下营寨,三支战旗营的士兵各司其职,有的搭建帐篷,有的警戒四周,动作麻利有序,墨卿和商策则守在营寨入口,以防不测。
安排妥当后,陈序整理了一下衣袍,揣好校尉令牌,独自朝着落渊城走去。
落渊城确实称不上什么大城池,与渔城的繁华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它的城墙虽也由青石砌成,却没有渔城那般高大厚重,墙体上甚至能看到不少风霜侵蚀的痕迹,显露出几分岁月的沧桑,城内的建筑也多是低矮的平房,偶有几座稍高些的楼阁,也远不如渔城的楼宇气派。
但若是把它放在广袤平坦的光幕荒原上,却又显得颇为雄伟,毕竟在这片以村落和农田为主的土地上,能有这样一座拥有完整城墙和防御体系的城池,已然算得上是一方重镇,城墙周长约莫十里,东西南北各开一门,城门虽不宽大,却也透着一股沉稳的气势,城门上方的城楼不算高耸,却能将周围数十里的景象尽收眼底,是光幕荒原上难得的制高点。
陈序随着人流来到城门前,守城的士兵仔细检查了他的令牌后,便放行入关。
落渊城内的街道不算宽阔,却很整洁,两旁的店铺稀稀落落,多是售卖些日常用品和干粮的小店,往来的行人也多是行色匆匆的士兵和商贩,少了渔城的喧嚣热闹,多了几分军营附近特有的肃杀之气。
穿过两条街道,陈序来到城外的行营,行营外围设有层层关卡,守卫森严,每一处都有士兵严密盘查,他凭借手中的校尉令牌,一路畅通无阻,终于踏入了前锋三营的驻地。
同时,他让池云渊、南星、南良生、韩三、商策、墨卿六人,外加三支作战营共六百人做好准备,随自己一同返回星辰峰。
可还没等他们动身,一阵急促的鸟鸣突然传来,那声音尖锐而独特,陈序一听便知是雪灵鸮的叫声,心中不由得一动,这定然是星辰峰那边传来了消息。
果不其然,片刻之后,巫医手持玉简快步走进正堂,递给陈序道:“宗主,应该是铁熊从星辰峰用雪灵鸮传来的消息。”
陈序接过玉简,神识透入其中,眉头渐渐皱了起来,传来的几条讯息十分简洁:渔城大营令,速往落渊城行营报道。
同时,铁熊还在讯息中说明,这是大师兄程子庚到星辰峰传达的军令,得知陈序已返回荒原后,便让他用雪灵鸮传讯过来,而原本驻守在云秀峰外山门别院的千余士卒,也已动身前往落渊城了。
陈序收回神识,心中暗自思忖,落渊城坐落在云门山山系以南的光幕荒原上,地处渔城以东近两万里,并不是什么重要的布防之地,怎么突然要调自己过去?难道是要对盘踞在幽冥海滩的敌人动手了?
“宗主,莫不是有什么异变?” 巫医见陈序神色有异,忍不住开口问道。
陈序沉声说道:“是我师兄通过铁熊传来的大营调令,看来是去不了星辰峰了,得去落渊城的行营。”
南行益眉头也皱了起来:“落渊城?这又是哪个地方?”
陈序没有立刻回答,目光望向窗外,仿佛能穿透层层山峦,看到那遥远的光幕荒原,缓缓说道:“落渊城是渔城东边的城池,不过并不是什么重城,不管是什么原因,既然是命令,就得执行,诸位分头准备,即刻出发。”
“是,宗主。” 众人齐声应道。
陈序看着众人离去的背影,又看了看手中的玉简,心中那股说不清道不明的预感愈发强烈,落渊城地处要冲,此刻调自己带着队伍前往,恐怕事情不会那么简单,他深吸一口气,将回复的讯息注入玉简中,递给巫医让其传回去,随后转身走出正堂,准备迎接这趟未知的行程。
转天一早,陈序便带着池云渊、南星、南良生、韩三、商策、墨卿六人,以及三支战旗营共六百人,踏上了前往落渊城的路途。
队伍沿着破军山下的官道一路向东行进,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马蹄踏在坚实的路面上,发出沉稳而有节奏的声响。队伍行进的气势如同一条游龙,在官道上缓缓铺展。
破军山下的官道两旁,树木渐渐稀疏,原本茂密的林带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开阔的视野。
临近破军山下的官道尽头时,他们开始遇到从雪原上迁徙过来的凡民,这些凡民大多衣衫褴褛,面带风霜,不少人身上还带着未愈的冻疮,拖家带口地沿着官道边缘缓慢前行,老人们拄着简陋的木杖,孩童们被大人护在中间,偶尔有几声孩童的哭闹,也很快被大人轻声安抚下去,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对未知前路的迷茫,却又透着一股顽强的求生欲。
又向东走了约莫数日,官道的尽头便是渔城,这座繁华的城池城墙高耸,青砖黛瓦在阳光下泛着微光,城门处车水马龙,往来的商旅络绎不绝,如同一个巨大的枢纽,接纳着来自各方的人流与物资,空气中都弥漫着热闹喧嚣的气息。
而在渔城附近,从各处迁徙过来的凡民数量更多,他们三五成群地聚集在城外的空地上,有的搭建起临时的草棚,有的围在一起分享着仅有的食物。不过,在天云道宗弟子的维持下,整个迁徙场面还算安定。身着道袍的天云道宗弟子们穿梭在人群中,有的分发干粮和饮水,有的疏导人流,还有的在为受伤或生病的凡民诊治,他们的身影如同定心丸一般,让慌乱的凡民们渐渐平静下来,虽依旧忙碌,却秩序井然。
过了渔城,队伍便踏入了光幕荒原的地界,再往东行走两万多里,才能抵达落渊城。
光幕荒原位于云门山山系以南、渔城以东,是一片广袤而独特的土地,虽说名为光幕荒原,实则称之为光幕平原更为贴切。
这里地势相对平缓,一眼望去,视野极为开阔,仿佛能看到天地的尽头,远方的地平线与天空相接,偶尔有几朵白云悠悠飘过,阳光洒在平原上,反射出淡淡的光泽,像是为这片土地披上了一层朦胧的光幕,这或许便是 “光幕荒原” 之名的由来。
纵横几万里的光幕荒原上,有几座烟火繁盛的重镇,加之这里地形相对平缓,交通往来十分便利,一条条蜿蜒的小路如同脉络般穿梭在平原之上,连接着各个聚居点,路面被往来的行人车马磨得光滑,见证着这里的热闹与繁华,物资补给也极为便捷,这使得这里成为了大新国北域族民们繁衍生息的优选之地。
放眼望去,随处可见聚居的村落,那些村落的房屋错落有致,多是用当地的石料和木材搭建而成,屋顶覆盖着整齐的茅草或瓦片,透着一股质朴的气息。
村落周围,是大片开垦的农田,田埂将土地划分成一块块整齐的方块,田地里种植着各种农作物,绿油油的一片,在风中掀起层层波澜,像是一片绿色的海洋。
田间偶尔能看到劳作的身影,他们或弯腰插秧,或挥锄头除草,或担着水桶灌溉,动作娴熟而麻利,一派繁忙而祥和的景象,村落里不时传来鸡鸣犬吠之声,与田间的劳作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田园画卷。
陈序忍不住心想,怪不得当初师兄会劝自己在这里选一块封地,这里的条件果然要远远优于湖泽荒原西部区域。
一行人继续在光幕荒原上前行,脚下的土地坚实而平坦,队伍行进的速度平稳而有序,战旗营的武修们精神抖擞,步伐整齐,铠甲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队伍行进的身影在广阔的平原上拉出长长的影子,与周围的村落、农田相映成趣。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队伍不断向东行进,距离落渊城越来越近,远处的地平线上,渐渐出现了一些模糊的轮廓,那是光幕荒原上特有的岗哨和驿站,偶尔能遇到一些从东边过来的商旅,他们脸上带着风尘仆仆的疲惫,却也难掩对前路的期待。
走了许久,落渊城的轮廓终于在视野中越来越清晰,它坐落在光幕荒原之上,如同一个威严的巨人,城墙高大厚重,用巨大的青石砌成,历经岁月的洗礼,却依旧坚固无比。
陈序一行人抵达落渊城附近时,并未直接入城,他抬眼望了望城墙上巡逻的士兵,又看了看周围往来的人流,对身旁的众人说道:“咱们先在城外找处地方落脚,我独自去行营报道即可。”
众人点头应下,很快在城外一处僻静的林子旁扎下营寨,三支战旗营的士兵各司其职,有的搭建帐篷,有的警戒四周,动作麻利有序,墨卿和商策则守在营寨入口,以防不测。
安排妥当后,陈序整理了一下衣袍,揣好校尉令牌,独自朝着落渊城走去。
落渊城确实称不上什么大城池,与渔城的繁华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它的城墙虽也由青石砌成,却没有渔城那般高大厚重,墙体上甚至能看到不少风霜侵蚀的痕迹,显露出几分岁月的沧桑,城内的建筑也多是低矮的平房,偶有几座稍高些的楼阁,也远不如渔城的楼宇气派。
但若是把它放在广袤平坦的光幕荒原上,却又显得颇为雄伟,毕竟在这片以村落和农田为主的土地上,能有这样一座拥有完整城墙和防御体系的城池,已然算得上是一方重镇,城墙周长约莫十里,东西南北各开一门,城门虽不宽大,却也透着一股沉稳的气势,城门上方的城楼不算高耸,却能将周围数十里的景象尽收眼底,是光幕荒原上难得的制高点。
陈序随着人流来到城门前,守城的士兵仔细检查了他的令牌后,便放行入关。
落渊城内的街道不算宽阔,却很整洁,两旁的店铺稀稀落落,多是售卖些日常用品和干粮的小店,往来的行人也多是行色匆匆的士兵和商贩,少了渔城的喧嚣热闹,多了几分军营附近特有的肃杀之气。
穿过两条街道,陈序来到城外的行营,行营外围设有层层关卡,守卫森严,每一处都有士兵严密盘查,他凭借手中的校尉令牌,一路畅通无阻,终于踏入了前锋三营的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