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归国出路
推荐阅读: 重生首富从导演开始、 退婚后,真千金抱紧金大腿、 金手指交流群、 妙医圣手、 神级餐厅、 我是刻纹师,随身带把刀很合理吧、 暴君夺爱:溺宠绝色仙妃、 我的女友是熊宝宝、 穿越之田园蜜如糖、 幕后:从翻红天王开始、
然而,就在他们刚离开码头区,沿着略显拥挤的街道前行,准备稍稍感受一下这异国港町的风情时,一阵骚动从前方的街道传来。
人群被粗暴地分开,一队全副武装、杀气腾腾的幕府士兵押送着一支垂头丧气的队伍走了过来。
被押送的,竟然是一群红发的夷人!他们都是荷兰商馆的成员。
曾经趾高气扬、象征着西方贸易力量的荷兰商人们,此刻如同丧家之犬。他们红色的头发在人群中格外刺眼,脸上写满了屈辱、愤怒和深深的无奈。
他们的妻子儿女跟在后面,有的掩面哭泣,有的紧紧抱着包裹,眼神惊恐。
商馆的财物被胡乱地堆在几辆牛车上,一些珍贵的仪器和书籍散落在地也无人理会。
负责押送的日本士兵神情倨傲,不时用枪托推搡着走得慢的人,嘴里呵斥着不堪的词语。
街道两旁的日本民众表情复杂,有冷漠的,有幸灾乐祸的,也有少数流露出同情和惋惜的。毕竟荷兰人带来了财富和新奇的货物。
但更多的是在幕府威压下噤若寒蝉的沉默。
“这是…?”
郑森低声问松浦,其实心中已猜到了几分。
松浦善卫门叹了口气,声音压得极低:
“唉…德川将军的严令,所有‘切支丹’相关的外国人都要被驱逐集中看管。荷兰人虽然声明自己不是天主教,但红毛长相一样,也受牵连。这是要强制把他们迁往长崎的出岛,圈禁起来做生意。”
他摇摇头。
“平户的繁华…怕是要大不如前了。”
范尼死死地盯着眼前这一幕。看着同胞被如此粗暴地对待,看着他们眼中与自己相同的屈辱和信仰被践踏的愤怒,他感觉一股热血直冲头顶,身体微微颤抖。
他下意识地想去摸藏在胸口的十字架,却只摸到空荡荡的衣襟。
巨大的悲愤和无力感几乎将他淹没。他蓝色的眼眸中燃烧着火焰,却又被残酷的现实死死压住,只能紧紧攥住拳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才勉强抑制住冲上去的冲动。
魏渊默默将范尼的反应看在眼里,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沉稳,带着一种无声的安抚。
他看向那支被押送的队伍,又扫过街道两侧密探和武士冰冷的目光,眼神愈发深邃。这看似繁华的港口,危机四伏,稍有不慎,他们便是下一个。
“走吧。”
魏渊的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繁华的表象已被撕开一角,露出了幕府铁腕统治下冰冷的獠牙。
在松浦善卫门的带领下,一行人迅速离开喧嚣的主干道,拐进了错综复杂的小巷。七拐八绕之后,喧嚣声渐渐远去,眼前的景象为之一变。
他们来到一片相对安静的町屋区域。
松浦在一处带着小小庭院的独立町屋前停下。这町屋位置僻静,四周邻居似乎也多是些安分的手艺人或小商人。
“魏海桑,诸位,请进。”
松浦掏出钥匙打开院门。
小小的庭院收拾得颇为雅致,几块天然石头随意摆放,上面爬着青苔,角落栽着一丛翠竹,竹筒制作的“添水”偶尔发出清脆的“咚”声,更添幽静。一条石板小径通向主屋。
推开障子门,屋内是典型的和室格局。
榻榻米散发着干草的清香,房间简洁干净,光线透过纸门柔和地洒进来。
壁龛里挂着一幅简单的山水画,摆放着一个素雅的瓷瓶。
厨房、茶室一应俱全,虽然不大,但足够四人暂时栖身。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榻榻米草香和线香的味道,与外面港口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这里原是我存放一些精细货物的地方,还算清净。日常用品都已备齐,隔壁的婆婆会定时送来新鲜食材和清水,她嘴巴很严,诸位放心。”
松浦介绍道。
“离港口和主要街道有些距离,但也方便诸位了解市面。若有急事,可让婆婆传话给我。”
牛金好奇地打量着这低矮的房屋和需要跪坐的榻榻米,嘀咕道:
“这屋子,倒是比那船上的门框宽敞点,可咋睡觉?直接躺地上?”
郑森笑着解释:
“这叫榻榻米,老牛,上面铺被褥睡的。”
范尼默默走到窗边,推开一点缝隙,看着外面宁静的庭院和偶尔飞过的麻雀。
刚才港口目睹的屈辱景象带来的激荡心绪,在这份刻意营造的幽静中,慢慢沉淀为一种更深沉的决心和隐忍。
魏渊环顾这处临时的栖身之所。
窗外,是江户时代町屋特有的生活气息——邻居家传来捣米声、远处隐约的叫卖声、风吹过竹林的沙沙声。窗内,是暂时卸下伪装、难得轻松的四人。
幽静的町屋内,障子门紧闭,将外界的市井喧嚣隔绝。榻榻米上,四人围着一张低矮的漆木小桌,气氛凝重。
初到异地的短暂新奇已被严峻的现实取代——如何返回大明?
郑森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巨大的决心。他忽然起身,走到魏渊面前,双膝跪地,额头重重地磕在榻榻米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国公爷!郑森有罪!”
他的声音带着压抑的痛苦和深深的愧疚,肩膀微微颤抖。
“都是因为我父郑芝龙,才害的国公至此境遇!都是我的错!”
郑森抬起头,眼眶发红。
他再次重重叩首。
“郑森身为逆子,无颜面对国公爷!请国公爷责罚!”
空气仿佛凝固了。
魏渊,端坐于主位,神色平静得近乎异常。
他看着跪伏在地、身体紧绷的郑森,眼神深邃如古井。穿越而来的他自然对郑芝龙的枭雄本性、对郑家未来的分裂轨迹了如指掌。
他更清楚,眼前这个跪地请罪的少年,未来将是光复华夏河山的民族英雄,与他父亲走的将是截然不同的道路。
沉默片刻,魏渊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清晰:
“起来吧,郑森。”
郑森身体一僵,难以置信地抬起头。
“此事,罪在你父,不在你。”
魏渊的目光平静地注视着郑森。
“你父郑芝龙,拥兵自重,割据海疆,其心路人皆知。此次暗算,不过是他野心的又一明证。”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淡然。
“天命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郑芝龙自有其命数,你无需为此背负枷锁。”
魏渊的话像一道惊雷劈在郑森心头。
“天命有常,自有其命数。”
国公爷竟如此轻描淡写?如此…大度?郑森心中的巨石并未完全放下,但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和更深的敬畏涌了上来。
他再次叩首,声音哽咽:
“谢…谢国公爷宽宥!郑森…万死难报!”
“起来说话。”
魏渊示意。郑森这才起身,垂手肃立一旁,眼神复杂。
“好了。”
魏渊将话题拉回正轨。
“眼下当务之急,是如何返回大明。郑森,你方才提议联络田川氏,说说你的想法。”
郑森精神一振,连忙道:
“回国公爷,家母田川氏一族在平户根基颇深,虽非显贵,但人脉通达,尤其在港口、船运方面颇有门路。若能得他们相助,或许能秘密安排船只,助我们返回福建或浙江沿海。毕竟,母亲家族,总比外人可靠些。”
“找田川家?好主意啊!”
牛金一拍大腿,瓮声道。
“都是自家人,肯定比那松浦老头靠谱!俺看他眼睛贼溜溜的,就惦记着国公爷的宝贝!”
魏渊微微颔首,但并未立刻赞同,转而看向牛金:
“牛金,你有何想法?”
牛金挠了挠头,瓮声瓮气地说:
“俺觉得…费那劲干嘛?松浦那老头不是有船吗?咱们让他送咱们回去不就得了?他收了国公爷那么贵重一块玉,这点事还办不了?”
魏渊轻轻摇头,手指在矮桌上点了点:
“松浦善卫门,商人耳。重利轻义,可用,但不可全信。此其一。其二,也是最关键的一点。”
魏渊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郑芝龙掌控大明东南海疆,如臂使指!他的眼线遍布沿海港口、岛屿、航道。松浦的船,不过是普通商船,既无强大武力护航,也无官方‘朱印’许可直航大明。一旦我们乘坐他的船进入郑芝龙势力范围,无异于羊入虎口。他的巡逻船队会像鲨鱼闻到血腥一样围上来,届时,松浦为了自保,第一个就会把我们交出去!”
魏渊的话让牛金和郑森都倒吸一口冷气。他们这才深刻意识到郑芝龙在海上的恐怖统治力。
“那、那国公爷,咱们走陆路?或者绕道?”
范尼犹豫着开口,他不太懂军事,但提出了一个方向。
“比如先向北,去朝鲜?然后从朝鲜再想办法回大明?朝鲜不是大明的藩属吗?”
“朝鲜?”
魏渊再次摇头,语气带着一丝冷峻。
“范尼先生,你有所不知。如今的大明,早已不是当年。朝鲜,早在建虏的铁蹄威逼之下,奉其为主,成为其藩属!我等大明臣子,若贸然进入朝鲜境内,身份一旦暴露,朝鲜王廷为了向新主子表忠心,定会将我等缚送盛京,邀功请赏!那才是真正的自投罗网,插翅难飞!”
范尼闻言,脸色一白,连忙低头:
“哦!上帝啊!”
人群被粗暴地分开,一队全副武装、杀气腾腾的幕府士兵押送着一支垂头丧气的队伍走了过来。
被押送的,竟然是一群红发的夷人!他们都是荷兰商馆的成员。
曾经趾高气扬、象征着西方贸易力量的荷兰商人们,此刻如同丧家之犬。他们红色的头发在人群中格外刺眼,脸上写满了屈辱、愤怒和深深的无奈。
他们的妻子儿女跟在后面,有的掩面哭泣,有的紧紧抱着包裹,眼神惊恐。
商馆的财物被胡乱地堆在几辆牛车上,一些珍贵的仪器和书籍散落在地也无人理会。
负责押送的日本士兵神情倨傲,不时用枪托推搡着走得慢的人,嘴里呵斥着不堪的词语。
街道两旁的日本民众表情复杂,有冷漠的,有幸灾乐祸的,也有少数流露出同情和惋惜的。毕竟荷兰人带来了财富和新奇的货物。
但更多的是在幕府威压下噤若寒蝉的沉默。
“这是…?”
郑森低声问松浦,其实心中已猜到了几分。
松浦善卫门叹了口气,声音压得极低:
“唉…德川将军的严令,所有‘切支丹’相关的外国人都要被驱逐集中看管。荷兰人虽然声明自己不是天主教,但红毛长相一样,也受牵连。这是要强制把他们迁往长崎的出岛,圈禁起来做生意。”
他摇摇头。
“平户的繁华…怕是要大不如前了。”
范尼死死地盯着眼前这一幕。看着同胞被如此粗暴地对待,看着他们眼中与自己相同的屈辱和信仰被践踏的愤怒,他感觉一股热血直冲头顶,身体微微颤抖。
他下意识地想去摸藏在胸口的十字架,却只摸到空荡荡的衣襟。
巨大的悲愤和无力感几乎将他淹没。他蓝色的眼眸中燃烧着火焰,却又被残酷的现实死死压住,只能紧紧攥住拳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才勉强抑制住冲上去的冲动。
魏渊默默将范尼的反应看在眼里,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沉稳,带着一种无声的安抚。
他看向那支被押送的队伍,又扫过街道两侧密探和武士冰冷的目光,眼神愈发深邃。这看似繁华的港口,危机四伏,稍有不慎,他们便是下一个。
“走吧。”
魏渊的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繁华的表象已被撕开一角,露出了幕府铁腕统治下冰冷的獠牙。
在松浦善卫门的带领下,一行人迅速离开喧嚣的主干道,拐进了错综复杂的小巷。七拐八绕之后,喧嚣声渐渐远去,眼前的景象为之一变。
他们来到一片相对安静的町屋区域。
松浦在一处带着小小庭院的独立町屋前停下。这町屋位置僻静,四周邻居似乎也多是些安分的手艺人或小商人。
“魏海桑,诸位,请进。”
松浦掏出钥匙打开院门。
小小的庭院收拾得颇为雅致,几块天然石头随意摆放,上面爬着青苔,角落栽着一丛翠竹,竹筒制作的“添水”偶尔发出清脆的“咚”声,更添幽静。一条石板小径通向主屋。
推开障子门,屋内是典型的和室格局。
榻榻米散发着干草的清香,房间简洁干净,光线透过纸门柔和地洒进来。
壁龛里挂着一幅简单的山水画,摆放着一个素雅的瓷瓶。
厨房、茶室一应俱全,虽然不大,但足够四人暂时栖身。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榻榻米草香和线香的味道,与外面港口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这里原是我存放一些精细货物的地方,还算清净。日常用品都已备齐,隔壁的婆婆会定时送来新鲜食材和清水,她嘴巴很严,诸位放心。”
松浦介绍道。
“离港口和主要街道有些距离,但也方便诸位了解市面。若有急事,可让婆婆传话给我。”
牛金好奇地打量着这低矮的房屋和需要跪坐的榻榻米,嘀咕道:
“这屋子,倒是比那船上的门框宽敞点,可咋睡觉?直接躺地上?”
郑森笑着解释:
“这叫榻榻米,老牛,上面铺被褥睡的。”
范尼默默走到窗边,推开一点缝隙,看着外面宁静的庭院和偶尔飞过的麻雀。
刚才港口目睹的屈辱景象带来的激荡心绪,在这份刻意营造的幽静中,慢慢沉淀为一种更深沉的决心和隐忍。
魏渊环顾这处临时的栖身之所。
窗外,是江户时代町屋特有的生活气息——邻居家传来捣米声、远处隐约的叫卖声、风吹过竹林的沙沙声。窗内,是暂时卸下伪装、难得轻松的四人。
幽静的町屋内,障子门紧闭,将外界的市井喧嚣隔绝。榻榻米上,四人围着一张低矮的漆木小桌,气氛凝重。
初到异地的短暂新奇已被严峻的现实取代——如何返回大明?
郑森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巨大的决心。他忽然起身,走到魏渊面前,双膝跪地,额头重重地磕在榻榻米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国公爷!郑森有罪!”
他的声音带着压抑的痛苦和深深的愧疚,肩膀微微颤抖。
“都是因为我父郑芝龙,才害的国公至此境遇!都是我的错!”
郑森抬起头,眼眶发红。
他再次重重叩首。
“郑森身为逆子,无颜面对国公爷!请国公爷责罚!”
空气仿佛凝固了。
魏渊,端坐于主位,神色平静得近乎异常。
他看着跪伏在地、身体紧绷的郑森,眼神深邃如古井。穿越而来的他自然对郑芝龙的枭雄本性、对郑家未来的分裂轨迹了如指掌。
他更清楚,眼前这个跪地请罪的少年,未来将是光复华夏河山的民族英雄,与他父亲走的将是截然不同的道路。
沉默片刻,魏渊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清晰:
“起来吧,郑森。”
郑森身体一僵,难以置信地抬起头。
“此事,罪在你父,不在你。”
魏渊的目光平静地注视着郑森。
“你父郑芝龙,拥兵自重,割据海疆,其心路人皆知。此次暗算,不过是他野心的又一明证。”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淡然。
“天命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郑芝龙自有其命数,你无需为此背负枷锁。”
魏渊的话像一道惊雷劈在郑森心头。
“天命有常,自有其命数。”
国公爷竟如此轻描淡写?如此…大度?郑森心中的巨石并未完全放下,但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和更深的敬畏涌了上来。
他再次叩首,声音哽咽:
“谢…谢国公爷宽宥!郑森…万死难报!”
“起来说话。”
魏渊示意。郑森这才起身,垂手肃立一旁,眼神复杂。
“好了。”
魏渊将话题拉回正轨。
“眼下当务之急,是如何返回大明。郑森,你方才提议联络田川氏,说说你的想法。”
郑森精神一振,连忙道:
“回国公爷,家母田川氏一族在平户根基颇深,虽非显贵,但人脉通达,尤其在港口、船运方面颇有门路。若能得他们相助,或许能秘密安排船只,助我们返回福建或浙江沿海。毕竟,母亲家族,总比外人可靠些。”
“找田川家?好主意啊!”
牛金一拍大腿,瓮声道。
“都是自家人,肯定比那松浦老头靠谱!俺看他眼睛贼溜溜的,就惦记着国公爷的宝贝!”
魏渊微微颔首,但并未立刻赞同,转而看向牛金:
“牛金,你有何想法?”
牛金挠了挠头,瓮声瓮气地说:
“俺觉得…费那劲干嘛?松浦那老头不是有船吗?咱们让他送咱们回去不就得了?他收了国公爷那么贵重一块玉,这点事还办不了?”
魏渊轻轻摇头,手指在矮桌上点了点:
“松浦善卫门,商人耳。重利轻义,可用,但不可全信。此其一。其二,也是最关键的一点。”
魏渊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郑芝龙掌控大明东南海疆,如臂使指!他的眼线遍布沿海港口、岛屿、航道。松浦的船,不过是普通商船,既无强大武力护航,也无官方‘朱印’许可直航大明。一旦我们乘坐他的船进入郑芝龙势力范围,无异于羊入虎口。他的巡逻船队会像鲨鱼闻到血腥一样围上来,届时,松浦为了自保,第一个就会把我们交出去!”
魏渊的话让牛金和郑森都倒吸一口冷气。他们这才深刻意识到郑芝龙在海上的恐怖统治力。
“那、那国公爷,咱们走陆路?或者绕道?”
范尼犹豫着开口,他不太懂军事,但提出了一个方向。
“比如先向北,去朝鲜?然后从朝鲜再想办法回大明?朝鲜不是大明的藩属吗?”
“朝鲜?”
魏渊再次摇头,语气带着一丝冷峻。
“范尼先生,你有所不知。如今的大明,早已不是当年。朝鲜,早在建虏的铁蹄威逼之下,奉其为主,成为其藩属!我等大明臣子,若贸然进入朝鲜境内,身份一旦暴露,朝鲜王廷为了向新主子表忠心,定会将我等缚送盛京,邀功请赏!那才是真正的自投罗网,插翅难飞!”
范尼闻言,脸色一白,连忙低头:
“哦!上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