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大唐没有反诈APP

推荐阅读: 夜天子科举福妻掌中娇我的女友是熊宝宝末日归途:带着家人杀出鹰国网王:神之子与神使金手指交流群再嫁高门团宠医妃:娘亲她带崽虐遍全京城天凉了,给本皇子披件龙袍不过分吧?少年歌行十年之约

    “好了,老马,别露出那副怨妇表情行不行?”
    陈衍目不斜视地收好契约,甚至没打算给马周看,“我这也是为了县城好,放心吧,肯定不会坑渭南县的。”
    同时在心里感叹,还是大唐好啊,没有反诈 App。
    合该他大显身手。
    “所以...... 您就占了七成的股份?” 马周语气里满是怨气。
    不过能理解,无论谁被骗成这样都有怨气。
    马周没跟他拼命已经算很好了。
    “什么七成?” 陈衍瞥了他一眼,“我就占两成好不好?”
    “其余五成不得拿去交保护费啊?”
    “什么保护......” 马周的话语止住,似乎想到了什么,顿时不说话了。
    “好吧,您看着来就行,下官只有一个要求,千万别坑渭南县就好。”
    “你这叫什么话?” 陈衍义正辞严道:“我可是渭南县的县令,怎么会坑渭南县?”
    “把心放在肚子里,看我操作就好。”
    马周:“.......”
    算了,字都签了,说什么都迟了。
    随这位爷去吧。
    “......”
    从县衙出来,杜构无语道:“陈兄,来之前我们也没说过要这样坑老马啊,你这样做,以后他估计再也不敢相信你了。”
    陈衍尴尬道:“那我有什么办法?”
    “正常人看到这种条件谁会答应?”
    “要怪就怪陛下吧,是他说借钱要给利息,借五万还六万,我有什么办法?”
    没错,这五万贯钱是从李世民那里借的,严格来说,是从酒楼账上借的钱。
    本来已经可以拿到四月份的酒楼分红,李世民眼巴巴等着这一天呢。
    却因为渭南县缺钱的原因,没到手就要借出去,李世民即使不乐意也没办法。
    毕竟是他自己当初说陈衍要什么给什么的,但他却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借五万还六万。
    陈衍反正是无所谓,这钱是用渭南县官府的名义借的,也是由官府来还,跟他有什么关系?
    等官府赚到钱给李世民还回去就好了呗。
    你说还不起怎么办?
    谁签名的你找谁去。
    杜构摇摇头,无奈一笑,其实陈衍很多时候没有骗马周,大部分都是实话。
    比如说那份契约,签上马周的名,到时候做出成果就有马周一份功劳。
    这也是陈衍为什么不用自己名义签字的原因。
    只是陈衍的骚操作他实在看不懂,明明可以跟人家好好说,一点点解释清楚,相信马周最后绝对会同意。
    但他偏偏要用一副哄骗忽悠的态度说,这事整的,估计得等成果出来后马周才会明白今天签下这个名对他有多大的帮助。
    “接下来做什么?买地买工坊吗?”
    “买...... 吧。” 陈衍想了想,说:“反正咱们有这个条件,不用按照常规办法积累原始资金,在公交船步入正轨,每天都有大把钱财进账的情况下,步子可以稍微跨大一点。”
    “按照先前的计划来,在渭河南岸建造纸坊,那里有竹林,挺适合的,至于雕刻、印刷坊,需要水源较大,就建造在城郊吧。”
    “我现在考虑的是,图书馆的位置建在哪里?”
    “第一座图书馆的规模一点不能小,甚至要非常大,来作为总馆用来吸引那些读书人过来。”
    “我首先想的是建在城东南,那里毕竟是县学所在地,图书馆建在那里挺合适的。”
    杜构听得连连点头,图书馆在他们的设想当中,一定要收藏足够多的书籍来存放,对天下读书人开放。
    而这样一座建筑,建造在象征文昌位的城东南无疑是最合适的。
    杜构沉吟道:“我觉得这样可以,要不我们待会儿去城东南看看位置,挑一块好的地买下来,用来建造图书馆。”
    陈衍没有第一时间回话,在仔细想了想后,摇头道:“算了,还是建在东市和西市的交汇地,最繁华的地方好。”
    “...... 啊?” 杜构愕然:“为什么要建造在东市和西市之间?”
    “那里不是商户和小贩的聚集地吗?”
    “对呀。” 陈衍回道:“就是要建造在商业繁华的地段啊,要不然怎么靠那群读书人赚钱呢?”
    “你想想看,若我们建造一座巨大的图书馆,里面各种各样普通的、珍贵的,平时寒门子弟很难接触到的书。”
    “而且还以极低的价格售卖,买不起的也能在图书馆花一点钱观看。”
    “这样一座图书馆,是不是会吸引很多读书人前来?”
    “没错。” 杜构当即说:“这是必然出现的情况,我相信没有任何读书人能拒绝这样一座图书馆。”
    “好,那你再想。” 陈衍侃侃而谈,“既然这群读书人被吸引了过来,那么他们总要住店吧?”
    “住店是不是住在图书馆附近最方便?”
    “他们也要吃饭吧?”
    “每天经过商业区,看到什么对自己有用,或者喜欢的东西要买吧?”
    “这些可都是要花钱的东西。”
    “我之所以想将图书馆建在东市和西市的交汇地,是因为图书馆能吸引大量的读书人,这个叫引流。”
    “引流之后就得想办法产生多元消费场景,拉动附近的消费......”
    望着依旧没停下来的陈衍,杜构听得满头问号。
    不是,你能不能先解释一下什么叫多元消费场景,什么又是拉动消费?
    俺听不懂啊。
    就一个建造地,里头有这么多门道吗?
    杜构不理解,但大受震撼。
    说着说着,陈衍似乎注意到了一脸迷茫的杜构,嘴角抽搐,组织了一下言语,说:“哎,反正你只需要知道,将图书馆建在东市和西市之间,对渭南县有好处,可以多赚钱就好了。”
    杜构犹豫片刻,点点头,“那我们现在就去东市?”
    “不,我们分头行动。” 陈衍道:“你先去将那批搜集好信息、因为去年旱灾留在这里的百姓召集起来,然后去找小顺子拿钱买工坊。”
    “然后立刻进行工坊改造和收集原材料。”
    “前期事情较多,需要麻烦你多跑跑。”
    “噢~” 杜构若有所思,眨眨眼,看着陈衍道:“那你呢?”
    “我?” 陈衍摸着下巴,“我去找咱们渭南县那几位富商聊聊天,谈谈理想。”
    “......”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