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看看-第一小说阅读网-免费小说阅读网-txt在线下载 > 历史军事 >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 第106章 吴王的“选择”,一场来自朝堂的“实务考校

第106章 吴王的“选择”,一场来自朝堂的“实务考校

推荐阅读: 再嫁高门修仙之天罡三十六变清冷前妻再嫁一次重回1955活出自我三界血歌牧神记最强上门女婿夜天子扶摇直上道果

    宗正寺的公堂之内,死一般的寂静。
    吴王李恪,已经这样枯坐了整整一夜。
    他知道,只要他将那份“黑料”,呈送给父皇。
    立刻就能,扳除汉王李元昌,在宗室之中,树立起绝对的权威。
    也能够向长孙无忌,交上一份“完美”的投名状,从而获得,整个关陇集团,更深层次的支持。
    这是一条,通往权力巅峰,最快的……捷径。
    可一旦这么做了。
    他就将彻底沦为,长孙无忌手中,那把最强,也最……身不由己的人。
    他将永远,活在权谋的阴影之下,再也无法去追求自己心中,那个光明的……理想。
    而,那本《大唐农书》。
    像一扇窗,为李恪打开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的世界。
    那个世界里,没有肮脏的党争,没有血腥的构陷。
    有的,只是如何让土地,长出更多的粮食;如何,让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那是一个如此简单,却又如此伟大的世界。
    那才是,他李恪,真正渴望的,能让他,施展自己“文武双全”抱负的……舞台。
    “……来人。”
    良久,在黎明的第一缕晨光,照进公堂之时。
    李恪终于缓缓地开口了。
    他的声音,沙哑却又充满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
    他将那本,他看了一夜的《大唐农书》,小心翼翼地合上,放入了怀中,最贴身的位置。
    然后,提起笔,亲自写下了一封奏疏。
    ……
    当日,大朝会。
    当所有的大臣,都以为吴王李恪,将要对汉王李元昌的案子,进行最终的“宣判”时。
    李恪,却出人意料地,上奏了一件,看似与此案,毫不相关的事情。
    “父皇!”
    李恪手持奏疏,大步出列,声音洪亮而又充满了激情!
    “儿臣,连日来,考评宗室,深感我李唐宗亲之中,并非尽是无用之辈。亦有不少,心怀社稷,身负才干之英才!”
    “然,以往之考评,多以‘德行’、‘经义’为准,难免会有疏漏。以致许多不善言辞,却精于‘实务’的宗室子弟,被埋没于草野之间!”
    “此,非独宗室之损失,更是,我大唐之损失!”
    李世民,看着自己这个,突然开始“高谈阔论”的儿子,眉头微蹙,不知其意。
    而长孙无忌,则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故而!”李恪的声音,愈发高亢!
    “儿臣,恳请父皇,恩准!”
    “在‘宗室考评’之中,增加一项全新的‘实务考校’!”
    “凡,我李唐宗室子弟,无论其出身、德行、过往如何。只要他能在‘农桑’、‘水利’、‘算学’、‘工商’等,具体的‘实务’之上,展现出过人之才干者,宗正寺,皆当破格录用,并上报吏部,委以重任!”
    “如此,方能不拘一格,为国选才!也方能,让我李唐宗室,真正地成为陛下您最坚实的……臂膀!”
    釜底抽薪!
    另起炉灶!
    李恪的这一手,让所有的人,都惊呆了!
    没有纠结于,汉王李元昌的案子。
    长孙无忌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他,怎么也想不到!
    李恪,这个被他视为“刀”的棋子,竟然会在最关键的时刻,调转刀口,狠狠地,刺向了,他这个“执刀人”,所信奉的,那套以“门第”和“资历”为核心的……旧规则!
    “吴王殿下!”长孙无忌,再也按捺不住出列,冷声质问道,“宗室考评,乃是为了,整肃家风,彰显德行!岂能将那些,不入流的‘农商’之术与圣人经义相提并论?此举,岂非是本末倒置,有违祖宗礼法?!”
    “赵国公,此言差矣!”
    不等李恪回答。
    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人站了出来,替李恪“帮腔”。
    是,新任国子监博士马周!
    “国公爷,”马周对着长孙无忌,不卑不亢地,行了一礼,“……子曰:‘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敢问国公爷,若不懂农桑,何以‘使民以时’?若不通算学,又何以‘节用而爱人’?”
    “经世济民,从来就不是空谈!”
    “吴王殿下此举,正是要将‘圣人之道’,落于实处!此乃是,真正的大智慧,大功德!臣,附议!”
    “臣,亦附议!”
    户部尚书戴胄,也立刻,站了出来!
    紧接着,工部尚书段纶,以及数名,寒门出身的,中低层官员,纷纷出列,表示支持!
    他们都在太子李承乾的“新政”中,看到过那种全新的,务实的,能真正,让国家富强的力量!
    在这一刻,自发地站到了吴王李恪的……一边!
    长孙无忌,看着眼前这,诡异的一幕,彻底傻了。
    他,惊骇地发现。
    在不知不觉之间,太子李承乾,那个储君,其影响力,早已如同无孔不入的空气一般,渗透到了,朝堂的每一个角落!
    而他,今天亲手推出来的“刀”,吴王李恪,竟然在无意之中,成为了太子“新政思想”的……代言人!
    他这是搬起石头,狠狠地砸了自己的脚!
    李世民,看着殿下这戏剧性的一幕。
    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个,极其玩味的笑容。
    他觉得事情,是越来越……有趣了。
    “……准奏。”
    最终,李世民,缓缓地,吐出了这两个字。
    “就依,吴王所奏。”
    “朕,也很想看看,我李唐宗室之中,到底还藏着多少,能让朕都感到‘惊喜’的……治世之才。”
    一场由长孙无忌,精心策划的,旨在攻击太子的“宗室考评”。
    最终,却在李恪的“阵前倒戈”,和太子那无形的影响力之下。
    演变成了一场,由“改革派”对“保守派”发起的,关于“人才选拔标准”的……全面胜利!
    而吴王李恪,则在这场风暴之后,彻底地摆脱了长孙无忌的控制。
    他虽然没有得到太子的“友谊”。
    但却赢得了,太子发自内心的……尊重。
    当夜,汉王李元昌的案子,也终于,尘埃落定。
    其判决结果,与,李恪,之前所拟的,一字不差。
    ——高高抬起,轻轻放下。
    而那份,关于“万宝阁工匠”的致命的线索。
    也如同从未在这个世界上,出现过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