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一封发往长安的急信

推荐阅读: 和离后,战王成了粘人的小作精读书:从当书院院长开始机床小匠爸,公司都上市了,你还没及格?沧海流歌感受痛苦吧女主角上神夫人是个疯批美人基金会特工日志全职业大师养成系统系统之农妇翻身

    中军大帐内的“授课”,已经结束。
    教员们,带着满脑子的震撼与对“真理”的无限渴望,如同打了鸡血一般,退了下去。
    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将今夜所学,哪怕只是一鳞半爪,去与自己的同僚分享,去向那些淳朴的士兵们“科普”。
    一股诡异的、充满了“科学与迷信”交织的狂热学习氛围,开始在东征先锋营的高层军官中,悄然蔓延。
    李承乾并没有立刻休息。
    今夜的“授课”,不仅仅是在培养自己的核心团队,更是一次对纥干承基的,最终试探。
    他要看看,这枚被自己和崔氏,双重“控制”的棋子,在接触到这种足以颠覆世界观的“力量”之后,会做出怎样的反应。
    是会因为恐惧而更加顺从?
    还是会因为看到了“更深的恐惧”,而选择铤而走险?
    临时帅帐,此刻只有李承乾一人。
    称心,如同影子一般,隐匿在帐外的黑暗之中,负责警戒。
    李承乾静静地坐在灯下,手中把玩着那半块,刻着“百骑”二字的虎符。
    他在等。
    等一个结果。
    ……
    与此同时。
    在军营最偏僻的一个角落,一顶毫不起眼的,属于普通百夫长的帐篷内。
    纥干承基,正一个人,枯坐在冰冷的地面上。
    他的面前,摆着一盏摇曳的油灯,一小块墨锭,一方粗糙的砚台,和几张泛黄的草纸。
    他的手,在微微地颤抖。
    脑海中,天人交战。
    一边是太子李承乾那如同神明般,掌握着“世界真理”的形象。
    追随这样的主君,未来,或许真的能开创一个前无古人的盛世,而他,纥干承基,作为最早的“核心成员”之一(如果他真的被李承乾信任的话),其功绩与地位,将远超他现在所能想象的一切。
    但另一边,却是太子那冰冷无情,视人命如草芥的狠辣手段。
    他毫不怀疑,一旦自己失去了利用价值,或者被太子视为“威胁”,那么,迎接自己的,只会是比死还要凄惨的下场。
    那个叫称心的美少年,他看自己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个死人。
    而更让他恐惧的,是那个“核心圈子”的论调。
    他,显然不是太子真正的核心。
    一个掌握了如此惊天秘密的太子,怎么可能容忍一个“外人”,知道得太多?
    “清理”,是迟早的事情。
    那么,向陛下告密呢?
    他将太子这些“大逆不道”的言论,将那些“奇技淫巧”的“妖术”,原封不动地,报告给远在长安的天子。
    以天子的雄才大略,自然能判断出,这其中的巨大价值与威胁!
    届时,他纥干承基,便是揭发太子“阴谋”的头号功臣!陛下不仅会赦免他之前的“罪过”(与崔氏勾结的伪证),更会对他,委以重任,引为心腹!
    这,似乎是一条,唯一能让他摆脱太子控制,并一步登天的捷径。
    可是……
    他真的能成功吗?
    太子殿下,神机妙算,难道,就没有料到这一步?
    他会不会,早就布下了后手,等着自己往里钻?
    那份被太子掌握在手中的,由崔氏“亲自伪造”的,他与崔氏勾结的“铁证”,就像一把悬在他头顶的利剑,随时都可能落下。
    一旦告密,太子立刻就能反咬一口,说他是因为与崔氏的阴谋败露,才故意构陷储君。
    届时,陛下会信谁?
    一个“背叛”过一次,又“勾结”过世家的密探?
    还是一个,刚刚立下“盐引”奇功,又展现出“治国平天下”之才的太子?
    答案,不言而喻。
    纥干承基感到一阵绝望。
    他发现,自己,无论怎么选,似乎都难逃一死。
    除非……他能找到一个,既能向陛下邀功,又能让太子,暂时无法对他下手的平衡点。
    目光再一次落在了面前的草纸上。
    一个极其冒险,也极其大胆的念头,在脑海中疯狂地滋生。
    他,要写一封信。
    一封,看似是向陛下“尽忠”的密信。
    但信的内容,却要经过他精心的……篡改与编排!
    不去写那些惊世骇俗的“地理学”、“微生物学”。
    因为这些东西,太过匪夷所思,陛下未必会信,反而会觉得他在胡言乱语。
    他要写的,是太子在军中推行的那些……“新制”!
    比如,“军阶改革”、“三三编组”、“设立教员”!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陛下可以派人来验证的“事实”!
    用一种看似“忧心忡忡”,实则“添油加醋”的语气,向陛下“揭露”:
    ——太子殿下,在军中设立的“教员”,名为宣讲军法,实则日夜向士兵灌输“效忠太子”的思想!其用心,昭然若揭!
    ——太子殿下,所推行的“三三制”,看似精妙,实则是将兵权,下放到了最底层的伍长、什长手中!这些人,皆是太子一手提拔的亲信!长此以往,三万先锋营,将只知有太子,而不知有陛下!
    这封信,句句不提太子“谋反”,却字字都在暗示太子……“正在走向谋反的边缘”!
    将太子,置于一个“功高震主,野心勃勃”的危险境地。
    而他,纥干承基在这封信里,将扮演一个什么角色呢?
    一个,对大唐忠心耿耿,不忍看到储君误入歧途,冒死向陛下进谏的……孤臣孽子!
    如此一来,便立于了不败之地!
    陛下,会因为他的“忠诚”而奖赏他。
    太子,即便知道了此事,也因为他没有泄露最核心的秘密,而暂时,不会对他痛下杀手。反而,可能会因为需要他继续向陛下传递“假情报”,而更加“倚重”于他。
    好一石三鸟之计!
    纥干承基的眼中,闪过一丝阴狠与得意。
    他感觉自己,终于,从太子那无形的掌控中,找到了一丝喘息的缝隙。
    于是不再犹豫。
    提起笔,蘸饱了墨,在那粗糙的草纸上奋笔疾书。
    将自己精心编排的,那封足以搅动长安风云的“密信写完后,他将信纸,小心翼翼地折好,塞入一个特制的,可以防水防火的蜡丸之中。
    然后,吹熄了油灯,悄无声息地走出了帐篷,融入深沉的夜色。
    在军营的某个隐秘角落,有百骑,留下的联络点。
    他要将这颗“炸弹”,用最快的速度,送往长安。
    送往,那位高高在上的,天子的手中。
    而他,并不知道。
    就在他离开帐篷的那一刻。
    一道黑色的身影,如同鬼魅一般,从他帐篷的阴影中,悄然滑出,紧随其后。
    那身影,正是称心。
    称心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他今夜的任务,并非监视纥干承基,而是另有其事,只是恰好,察觉到了纥干承基的异动。
    长安城,看来要变天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