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太子的“谦恭”

推荐阅读: 科举福妻掌中娇我的徒弟都是大反派火红年代,这个小公安有情报系统网游,我的运气有亿点点好被爱猫人士网曝死,我成了鼠神合欢宗:从曹贼开始的日常修仙开局家族老祖,只要成婚就变强乱世猛卒世界崩坏:炎龙侠还在追我!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

    扬州的捷报,如同插上了翅膀,以最快的速度,传回了长安。
    当“江南盐商尽数伏法,‘自愿’捐献家产之半,总计得钱粮五百万贯”的消息,在朝堂上被宣布时,整个太极殿,陷入了一种近乎诡异的寂静。
    五百万贯!
    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了。
    这笔巨款,几乎相当于大唐国库,整整一年的财政收入!
    而太子殿下,从推行“盐引”新法,到彻底平定江南,仅仅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文武百官们,看着那个依旧站在丹陛之侧,神情平静如水的太子李承乾,心中已经不是敬畏,而是恐惧!
    这位太子的能力,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畴。
    就像一个无所不能的神明,无论多大的难题,多强的敌人,在李承乾面前,都如同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朝堂之上,再也没有人,敢于对东宫的任何决策,提出半分异议。
    李承乾的威望,在这一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点。
    甘露殿内。
    李世民手中拿着那份来自扬州的详细奏报,久久不语。
    他的脸上,看不出喜怒,但内心,却早已翻江倒海。
    “千万贯……原来,他没有说大话……”
    李世民喃喃自语。
    李承乾真的做到了。他用一种近乎粗暴,却又偏偏在法理上无懈可击的方式,为大唐,打开了一扇通往无尽财富的大门。
    从今往后,大唐将再也不会为钱粮发愁。
    征伐突厥、经略西域、甚至……远征高句丽,这些耗资巨大的宏伟蓝图,都将拥有最坚实的物质基础。
    作为皇帝,他确实应该高兴。
    但,作为父亲,却感到了一阵阵的寒意。
    他发现,自己那个儿子,越来越像一头脱缰的野马,朝着一个完全无法预测,也无法掌控的方向,狂奔而去。
    之前那招“摘桃子”的手段,现在看来,是那么的可笑。
    虽然收回了“盐引”的管理权,但整个新法的威望、人脉、乃至……由此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却已经深深地,烙上了“太子李承乾”的印记。
    他这个天子,反倒像个跟在后面,拾战利品的。
    “陛下。”侍立一旁的长孙无忌,看出了李世民的忧虑,低声说道,“太子殿下,虽有大功于社稷,但……其权势日重,威望日隆,恐非……长久之计。当……稍加抑制。”
    “抑制?”李世民苦笑一声,“辅机,你告诉朕,该如何抑制?”
    “他兴修水利,是为了百姓;改革盐法,是为了国库。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打着‘为国为民’的旗号,占尽了天理人心。朕若是无故打压,岂不成了昏君?”
    “更何况……”李世民的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他立下的功劳,太大了。大到,朕这个做父皇的,都找不到任何可以苛责的借口。”
    长孙无忌无话可说。
    陛下说的也是事实。
    如今的太子,已经羽翼丰满,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势”。任何常规的政治手腕,对他,恐怕都已无效。
    就在此时,殿外内侍通报。
    “启禀陛下,太子殿下,于殿外求见。”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对视一眼。
    都看出对方眼中狐疑的神情。
    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
    “宣。”
    李承乾缓步走入甘露殿,对着李世民,恭恭敬敬地行叩拜大礼。
    “儿臣,参见父皇。”
    “起来吧。”李世民的语气,听不出喜怒,“江南之事,你办得很好。”
    “全赖父皇天威,与李师(李纲)劳苦。”李承乾的脸上,没有半分居功自傲的神情,反而充满了“谦恭”与“惶恐”。
    “儿臣今日前来,是特地向父皇……请罪的。”
    “请罪?”李世民眉头一挑。
    “是。”李承乾从怀中,取出了一份奏折,双手呈上。
    “儿臣此次,在江南推行新法,虽侥幸成功,但也深感自身德行浅薄,才智不足。尤其是在用人与权术之上,手段过于酷烈,有伤天和,全凭父皇与朝廷,为儿臣弥补过失,才未酿成大祸。”
    “儿臣思前想后,夜不能寐。深感自己,尚不足以担负‘监国’与‘督办总司’之重任。”
    “故而,儿臣恳请父皇,收回成命!准许儿臣,辞去‘关中农田水利督造总司’总督之职,退回东宫,继续修身养性,诵读经史。以弥补自身德行之亏!”
    以退为进!
    漂亮至极的,以退为进!
    李世民看着跪在地上,一脸“诚恳”的儿子,心中,却是掀起了比之前更大的波澜!
    瞬间就明白了李承乾的用意。
    这是在干什么?
    这是在向他这个父皇,“表忠心”!
    是在向他,主动地“交权”!
    是在告诉他:父皇,您看,我虽然能干,虽然立下了天大的功劳,但我心里,还是怕您的。
    我没有野心,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您,为了大唐,为了我们李家。
    现在事情办完了,我立刻就把权力交还给您,绝不贪恋半分!
    这一招,太高明了!
    它精准地,打在了李世民心中最柔软,也最敏感的那根弦上!
    瞬间,就将李世民心中,因为太子“功高震主”而升起的忌惮,给化解了大半!
    如果李承乾今日,是来邀功的,是来请求更大权力的,李世民反而会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打压他。
    可他偏偏,选择了最“谦恭”,最“孝顺”,也最“懂事”的方式!
    这让李世民,还能说什么?
    能同意吗?
    他不能!
    如果他真的同意了,收回了太子的权力。那天下人会怎么看他?
    会说他这个做父皇的,嫉妒儿子的功劳,刻薄寡恩,卸磨杀驴!
    他李世民“千古一帝”的英名,还要不要了?
    所以,不仅不能同意,还必须……嘉奖!
    用更大的“恩宠”,来向天下人,展现他们父子之间的“和睦”与“信任”!
    李世民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他亲自走下御阶,将李承乾扶了起来,语气中,充满了“欣慰”与“慈爱”。
    “痴儿!胡说什么!”
    “你为国操劳,立下如此大功,朕,奖赏你还来不及,又岂会怪罪于你?”
    “你的奏疏,朕看了。你不是德行有亏,你是……大功于社稷!不是手段酷烈,你是……有霹雳手段,方显菩萨心肠!”
    他拍着李承乾的肩膀,朗声笑道:“关中水利之事,正到关键之时,岂能半途而废?总督之职,你必须给朕,好好地当下去!不仅要当,还要当好!”
    “朕知道,你辛苦了。”
    李世民顿了顿,抛出了一个让长孙无忌,都眼皮直跳的“奖赏”。
    “从今日起,特许太子,开府建衙,自置东宫属官!凡三品以下官员,可自行任免,无需再经吏部!”
    开府建衙!
    自置属官!
    这,已经是亲王之制的顶格,甚至,是超越了普通亲王的,无上荣宠!
    这意味着,太子,将拥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小型的,独立的“政府”!
    他的人事权,将彻底独立于朝廷之外!
    这……这权力,比之前那个“水利总司”,还要大得多!
    李承乾心中,波澜不惊。
    一切,尽在掌握。
    面上却立刻露出“受宠若惊”、“感激涕零”的模样,再次跪倒在地,重重叩首。
    “儿臣……儿臣何德何能!谢父皇天恩浩荡!儿臣……粉身碎骨,无以为报!”
    李世民看着他那“激动”得不能自已的模样,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觉得,自己,似乎又重新掌控了局面。
    用更大的“恩宠”,安抚了儿子,也彰显了自己的“大度”。
    经过这次的“敲打”与“恩宠”,承乾,应该会明白,谁,才是这个帝国,真正的主人。
    然而,他没有看到。
    在李承乾叩首,额头贴着冰冷地砖的那一瞬间。
    那双隐藏在阴影里的眼睛里,闪过的,不是感激,不是激动。
    而是一抹,深不见底的,冰冷的……嘲弄。
    父皇啊父皇。
    您以为,您赏赐给我的,是“恩宠”吗?
    不。
    您赏赐给我的,是足以撬动您整个江山的……权柄!
    您亲手,为我这头猛虎,插上了最锋利的翅膀。
    从今天起,这东宫,将不再仅仅是东宫。
    它将是,我李承乾,逐鹿天下的……起点!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