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天子之判,雷霆雨露

推荐阅读: 我与她合租的日子上神夫人是个疯批美人三界血歌妙医圣手牧神记科举福妻掌中娇霸天武魂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神级餐厅娇妻难哄,霸总轻点宠

    太极殿内,死寂。
    这是一种比任何喧哗都更令人恐惧的死寂。
    空气中,弥漫着谎言、背叛与阴谋交织的浓重气息,压得所有人都喘不过气来。
    魏王李泰还在那里疯狂地磕头,语无伦次地辩解着。
    “父皇!冤枉!儿臣是真的冤枉啊!那伤……那伤是他自己弄的!他在陷害我!父皇,您要相信儿臣啊!”
    而太子李承乾,则跪在另一侧,挺直了脊梁,一言不发。
    脸上的悲愤与决绝,仿佛一座沉默的火山,积蓄着足以毁灭一切的力量。
    他不需要再多说一个字,他已经将所有的“证据”和“道义”,都摆在了台面上。
    这出兄弟阋墙的惨烈大戏,所有的角色,都已表演完毕。
    现在,轮到唯一的观众,也是最终的审判者——李世民,来做出裁决了。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面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前的天空。
    他的目光,像两把锋利的冰刀,来回切割着跪在地上的两个儿子。
    他信谁?
    他愿意信谁?
    从情感上,他更偏爱聪慧过人、才华横溢的李泰。
    但从理智上,称心身上的伤痕是实实在在的,李承乾那番“以死明志”的控诉,更是充满了破釜沉舟的悲壮力量。
    相比之下,李泰那略显慌乱的辩解,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更重要的是,李承乾最后那句“搜查魏王府地牢”,像一根毒刺,深深地扎进了李世民的心里。
    一个太子,如果不是被逼到了绝境,如果不是有十足的把握,又岂敢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提出搜查亲王府邸这种近乎撕破脸的请求?
    帝王之心,最重权衡。
    他缓缓地将目光从两个儿子身上移开,投向了站在百官前列的几位重臣。
    “辅机,玄龄,你们,怎么看?”
    他把皮球,踢给了自己的左膀右臂。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无奈与凝重。
    长孙无忌作为国舅,此刻本该为太子说话,但深知李世民的多疑。若开口,无论说什么,都会被认为是偏袒外甥。
    于是,他选择了沉默,只是出列,躬身道:“此事关乎皇家血脉,臣,不敢妄言。”
    而房玄龄,这位以谋略着称的宰相,则缓缓出列,用一种沉痛而又客观的语气说道:
    “陛下。今日之事,扑朔迷离。太子与魏王,各执一词。臣以为,当务之急,非是定罪,而是……止损。”
    他加重了“止损”二字的读音。
    “皇家颜面,已因此事,扫地以尽。若再纠缠于细节,只会让天下人看尽笑话。”
    “无论真相如何,此案,都绝不宜再公开审理下去了。”
    “臣恳请陛下,将此案,交由宗正寺与大理寺,联合密审。同时,严令今日在场所有臣工,不得将殿上细节,泄露半句!违者,以动摇国本论处!”
    好一个房玄龄!
    这番话,看似和稀泥,实则为李世民提供了唯一的,也是最好的台阶。
    公开审理,无论结果如何,李世民的两个儿子,必有一个身败名裂,他这个做父亲的,也将沦为笑柄。
    而转为“密审”,则给了李世民巨大的操作空间。
    可以在保全皇家颜面的前提下,关起门来,慢慢地处理这桩家丑。
    李世民的脸色,终于缓和了一丝。
    他赞许地看了一眼房玄龄,心中已有了决断。
    但仅仅这样,还不够。
    今日之事,影响太过恶劣。他必须给朝堂,给天下,一个明确的交代。
    需要立威,需要惩罚,更需要……安抚。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了魏王李泰的身上。
    无论真相如何,李泰“行事不密”、“构陷手足”的嫌疑,已经坐实。
    更重要的是,他让自己,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下不来台。
    仅此一点,就罪无可恕。
    “魏王泰!”李世民的声音,冰冷而不带一丝感情。
    “儿臣……在……”李泰的心,沉入了谷底。
    “你身为亲王,不思为国分忧,反而纠结于兄弟之争,致使朝堂动荡,皇家蒙羞!朕,对你太失望了!”
    “传朕旨意!魏王李泰,德不配位,行事浮夸,即日起,削去王爵,降为东阿郡公!闭门思过,无朕旨意,不得出府!”
    “其文学馆,即刻解散!所有国库供养,一律撤销!”
    削爵!
    这已经是仅次于赐死的严厉惩罚了!
    李泰如遭五雷轰顶,整个人都瘫软了下去,面如死灰。
    他知道,自己……完了。在储君的这场战争中,他已经彻底出局了。
    惩罚完了李泰,李世民的目光,又转向了另一边。
    看着那个依旧跪得笔直的太子李承乾。
    他的眼神,变得无比复杂。
    有欣慰,有愤怒,有猜忌,更多的,是一种连他自己都说不清的忌惮。
    今日的李承乾,让他感到陌生,甚至……恐惧。
    他像一头最狡猾的猎手,利用了所有人的情绪,包括他这个父皇的愤怒,最终完成了这场不可思议的绝地反杀。
    这样的儿子,是帝国的幸事,还是……他这个皇帝的灾难?
    李世民沉默了良久。
    他不能再罚太子了。否则,就是向天下人承认,他这个天子,识人不明,冤枉了储君。
    必须安抚。
    用雷霆雨露,来彰显君父的“恩威”。
    “太子承乾。”他的声音放缓了许多。
    “儿臣在。”李承乾抬起头,脸上适时地露出了一丝“孺慕”与“委屈”。
    “今日之事,你虽受了委屈,但亦有大过!”李世民的声音,充满了“敲打”的意味,“你身为储君,竟为区区家奴,在东宫拔剑欲自刎,成何体统!此乃‘失德’!”
    “但,念你事出有因,被人构陷,情有可原。朕,便罚你……”
    他顿了顿,说出了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判决。
    “……罚你,监国三日!”
    “什么?!”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所有人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这……这是惩罚吗?这分明是天大的奖赏!
    监国,意味着代天子处理政务,是储君权力的最高体现!
    陛下这不仅没有惩罚太子,反而是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来补偿他,来向天下人宣告——东宫的地位,稳如泰山!
    李承乾的心中,也是一震。
    但面上,却不敢有丝毫得意。
    立刻重重叩首,脸上带着“惶恐”与“感激”交织的复杂表情。
    “父皇!儿臣……儿臣德行有亏,万万不敢承受此等重任!恳请父皇收回成命!”
    “朕意已决,不必多言!”李世民一挥龙袍,语气不容置疑。
    “朕,有些乏了。此事,就依房爱卿所言,交由宗正寺与大理寺密审。”
    “至于那个叫称心的乐童……”李世民的眼中,闪过一丝厌恶与杀机,“……杖毙,抛于乱葬岗。”
    一个微不足道的棋子,既然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那就必须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
    “退朝!”
    不待任何人再有异议,李世民便在内侍的搀扶下,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太极殿,只留下一个震撼到无以复加的朝堂。
    文武百官们,看着那个从地上缓缓站起的太子李承乾。
    他的身形,依旧因为瘸腿而有些倾斜。
    但在所有人的眼中,这一刻的他,却显得无比高大,无比神秘,无比……可怕。
    从今天起,大唐的天,要变了。
    这位曾经被他们视为“废物”的太子殿下,已经用一场最华丽、最血腥的逆转,向所有人宣告了他的回归。
    而那位被降为郡公的魏王,则像一条死狗一样,瘫在冰冷的金砖地面上,再也无人问津。
    这,就是皇家斗争的残酷。
    胜者,拥有一切。
    败者,一无所有。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